第一章
镶蓝旗主济尔哈朗重重的放下酒杯,眉头紧皱,深有同感的说道:睿王爷所言极是,我等也早有察觉。这些日子看着民间的惨状,我等心急如焚,却又无可奈何。皇上意志坚决,我等即便有心改变,也只能暗自忧虑,不敢轻举妄动啊。
我见众人情绪被调动起来,顺势缓缓说道:我多尔衮近来选择退让,主要是不想引起内部纷争,就像当初支持豪格即位一样。但这绝非对大清的局势坐视不管。我对大清的忠心,天地可鉴,绝不会让任何人毁掉父汗打下的江山。可现在豪格越发独断专行,我看他有意废除八王议政制度。这是改变我大清根本之法,会将我大清陷入万劫不复的困境。
两红旗旗主代善微微点头,目光中透露出思索,说道:睿王爷胸怀宽广,顾全大局,这些我们都看在眼里,佩服不已。只是如今这局势,不知王爷心中可有什么打算,不妨直言,我等洗耳恭听。
我心中一喜,知道这些旗主对豪格也有很大的抗性,但仍按捺住内心的激动,神色沉稳的说道:目下这局势,还是以稳定为重,切不可轻举妄动,以免引发更大的乱子。我只是希望能与诸位携手共进,为大清的将来谋划一条光明的出路。若豪格能早日幡然醒悟,以大清和百姓的利益为重,尊重传统制度,那自然是皆大欢喜。可若他执迷不悟,继续如此下去,我们也绝不能眼睁睁看着大清在他的手中走向末路,让无数先辈与将士的心血付诸东流啊。
众人听了我的话,纷纷点头表示认同。此次宴会后,我与代善、岳托、济尔哈朗的联系愈发紧密,彼此间的信任也在不断加深。
而另一边,前去联络明朝大商人与官员的亲信传来消息,已有几位颇具实力的大商人与官员决定投靠于我。他们愿意在暗中为我提供财力与情报支持,以换取日后在我这里的庇护与保障。
第八章:明廷覆灭
在豪格对明朝边境不断施压之时,李自成的起义军如燎原之火,迅速蔓延至明朝腹地。明王朝内忧外患,已摇摇欲坠。
前方战报如雪片般飞至朝堂,豪格沉浸在对明朝作战的胜利喜悦中,却没料到李自成的起义军已直逼北京。而我在王府中,每日通过亲信收集各方情报,密切关注着局势的发展。
一日,亲信神色匆匆来报:王爷,大事不好!李自成的起义军已攻入北京,崇祯皇帝自缢身亡,明朝覆灭了!
我心中一凛,这一消息虽在意料之中,但仍深感局势变化之快。
消息很快传遍天下,朝堂上下一片震动。豪格紧急召集大臣商议对策,我也位列其中。
朝堂上,豪格眉头紧皱,一脸凝重:诸位,明朝已亡,如今李自成占据北京,我大清该如何应对
大臣们纷纷议论起来,有的主张立刻进攻李自成,趁其立足未稳,夺取天下;有的则认为应先观察局势,以免陷入困境。
我站出来,拱手说道:陛下,李自成势力正盛,且占据北京,若此时贸然进攻,恐遭其顽强抵抗,我大清也会损伤惨重。依臣之见,我们不妨暂且按兵不动,观察李自成下一步动向,同时整顿内部,增强实力。
豪格看了我一眼,眼中闪过一丝疑虑,但思索片刻后说道:多尔衮所言有理。只是,若不趁机有所行动,恐错失良机。
这时,一位大臣站出来说:陛下,可派使者前往北京,假意与李自成交好,同时暗中联络明朝旧部,分化他们的势力。待时机成熟,再一举进攻。
豪格点头称是,当下便决定派使者前往北京。
回到王府,大玉儿焦急的问我:王爷,明朝既已覆灭,这局势越发对豪格有利了,我们该怎么办
我握住她的手,安抚道:玉儿,莫慌。明朝覆灭,对我们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豪格此刻必定急于有所作为,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