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心想爱屋及乌莫不如是。仪式结束后,按照惯例,福临封大玉儿为皇太后,尊荣至极。

    至于我,福临为表感激与尊崇,赐予我尊号——皇父摄政王,位极人臣。自此,我以皇父摄政王的身份,继续把持朝政,大刀阔斧的推行各项举措。

    满汉融合依旧是我施政的核心。我下令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推广满汉语言互通、文化交融的政策。开办更多满汉合校的学堂,让满汉子弟一同接受教育,增进彼此的了解与情谊。同时,鼓励满汉通婚,破除民族间的隔阂。

    军事上,李自成虽已元气大伤,但仍盘踞一方,对大清构成威胁。我调遣精锐部队,全力围剿李自成的残余势力。在将领们的奋勇作战下,李自成的势力被逐步削弱,节节败退。

    在内部,我着手梳理八旗事务。重新整顿八旗军纪,提升军队的战斗力。同时,平衡八旗之间的利益,安抚各旗贵族,确保内部稳定团结。

    大玉儿在后宫也没闲着。她悉心教导福临,传授他治国理政之道和为人处世的道理,希望福临能成长为一位贤明的君主。而在闲暇之余,大玉儿与我也享受着独属于我们的感情生活。也许是心情放松,也许是上天眷顾,不久之后,大玉儿便有了身孕。

    十个月后,大玉儿诞下一名男婴。我看着襁褓中粉雕玉琢的孩子,心中满是喜悦。总算是给原身一个交待,可把我累坏了。

    有了儿子,未免福临担心,向他保证不会夺他王位,希望今后福临能将大海另一边的大片土地封给他弟弟。福临一口答应。

    第十五章:平定四方

    福临继位后,我以皇父摄政王之尊,全力操持朝政,致力于稳定中原局势。此时,大金虽已入主北京,但中原大地历经战乱,百废待兴,各方隐患犹如暗礁潜藏,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动荡。

    在经济上,连年战火使得农田荒废,百姓流离失所。为恢复农业生产,我颁布一系列政策,鼓励垦荒。对于愿意开垦荒地的农民,朝廷给予农具、种子等物资支持,并减免数年赋税。同时,大力兴修水利,疏通河道,以保障农田灌溉。为促进商业繁荣,我下令废除明朝时期一些繁琐的商税关卡,降低商税税率,让各地的货物能够顺畅流通。北京、南京等大城市的商业活动逐渐复苏,街道上店铺林立,行人熙熙攘攘,一片繁荣景象。

    政治上,为巩固统治,我继续推行满汉融合的官僚体系。在选拔官员时,按照满汉分榜,保持一定的比例,以维护朝堂稳定。汉族官员凭借自身的学识和能力,在朝堂上获得越来越多的话语权。我还设立了专门的机构,负责协调满汉官员之间的事务,促进双方沟通与合作。通过这些举措,满汉官员之间的矛盾逐渐缓和,朝廷内部更加团结稳定。

    然而,民间仍有一些反清势力蠢蠢欲动。一些明朝的残余势力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在南方地区煽动叛乱。我一面派遣大军进行武力镇压,一面采取怀柔政策。对于那些愿意归降的明朝旧部,既往不咎,还给予一定的官职和赏赐。这一策略取得了显著效果,不少反清势力放下武器,选择归附。

    在文化方面,我深知文化融合对于稳定统治的重要性。除了继续推广满汉语言互通和满汉合校的学堂外,还组织学者编纂书籍,收录满汉文化经典,促进双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大清的宫廷礼仪也逐渐融入了汉族文化的元素,既保留了满族的特色,又能让汉族百姓感到亲近。

    大玉儿在后宫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她以皇太后的身份,时常召见满族贵族和汉族官员的家眷,举办各种宫廷宴会和文化交流活动,增进满汉两族女性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她还亲自参与一些慈善活动,救济受灾的百姓,赢得了民间百姓的赞誉和爱戴。

    在我与大玉儿的共同努力下,中原局势逐渐稳定下来。百姓们安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我多尔衮,不当舔狗简介 >我多尔衮,不当舔狗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