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排,身着浆洗得笔挺的月白衬衫。当主持人宣读到民办教师李桂花恢复学籍时,她的手指紧紧地攥住了座椅的扶手。旁边的林芝默默地递过来一块手帕,上面绣着沾有晨露般泪痕的茉莉花——那是母亲用补发的第一个月工资购买的布料,亲手为她绣制的礼物。

    林家老宅重新焕发了生机。奶奶跪在佛龛前忏悔,将赵德昌多年前送来的封口费存折交给了警方。存折内夹着的老照片上,年轻时的爷爷站在向阳中学门口,胸前佩戴的校徽与林芝在仓库找到的伪造校徽一模一样。阳光透过窗棂洒在照片上,照亮了爷爷坚毅的眉眼,也照亮了这个家庭尘封二十年的真相。

    当林芝收到北大的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天,全村的人都聚集到了林家的院子。邮递员老张头骑着一辆崭新的永久牌自行车,车铃声清脆悦耳:芝芝啊,这次的通知书,谁也夺不走了!在晒谷场上,母亲将通知书紧紧捧在胸口,笑容比她第一次站上讲台时还要灿烂。

    三个月后,师范大学的新生典礼上,李桂花作为杰出新生代表发表演讲。她站在铺满红地毯的讲台上,凝视着台下充满活力的年轻面庞,思绪不禁飘回那个蝉鸣喧嚣的夏天。当她谈到教育是点燃心灵的火种时,礼堂后排的林芝悄然举起手机,镜头捕捉到母亲眼角皱纹中闪烁的希望之光。

    夜幕逐渐降临,林芝沿着回村的小径漫步。远处,母亲弹奏风琴的旋律与学生们歌声交织在一起:二十年后再相会...

    她轻抚着贴身携带的钢笔,笔帽上桂花二字在夕阳的余晖中散发出柔和的光泽。那些被偷走的时光,在两代人的坚持与努力下,终于绽放出全新的光彩。

    第十一章:新生之路

    岁月匆匆,转瞬即逝,李桂花在师范大学的一年时光已悄然流逝。如今的她,在课堂上已不再是那个胆怯的民办教师,而是能够自信地与教授们交流教育理论的学生。她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学习的感悟,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知识的渴求与热爱。

    与此同时,林芝也在北京大学展开了全新的生活篇章。她选择了新闻专业,立志用笔尖揭露社会不公。在图书馆里,她经常能看到林芝埋头苦写或与同学们热烈讨论新闻事件的身影。她始终铭记那场惊心动魄的高考经历,因此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在林家老宅,奶奶的身体状况逐渐改善。每天清晨,她都会前往村口的菜市场采购食材,遇到熟人便自豪地说:我家桂花在省城深造,芝芝也在北大,都是有前途的孩子。

    她的话语中充满了自豪和满足。她还在院子里开辟了一片小菜园,种植了李桂花喜爱的辣椒和茄子,期待女儿放假回家时能品尝到家的味道。

    林秀芳自离开少管所后,在镇上开设了一家文具店。她将店面打理得井井有条,货架上陈列着琳琅满目的文具产品。每当有学生光顾,她总是耐心地向他们推荐商品,并经常给予折扣。她深知自己过去的错误无法挽回,但她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那天,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李桂花的书桌上,她正忙碌地整理着文件。突然,一封来自故乡中学的信件引起了她的注意。当她拆开信封,看到里面的内容时,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学校邀请她重返校园,给学弟学妹们分享自己的求学旅程。

    这个消息让李桂花兴奋不已,她立刻决定接受邀请。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终于到了约定的日子。李桂花怀着忐忑的心情走进了那所熟悉的中学,校园里的一草一木都勾起了她许多美好的回忆。站在讲台上,她看到了一排排充满好奇与期待的目光,那是学弟学妹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李桂花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平静下来,然后开始讲述她的故事。

    她讲述了自己如何在深夜里挑灯夜读,遇到了许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笔尖上阴谋:高考顶替案绝地反击简介 >笔尖上阴谋:高考顶替案绝地反击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