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林悦拖着行李箱走下大巴时,清平古镇正笼罩在暮色中。青石板路两侧的灯笼次第亮起,将她的影子拉得老长。五月的晚风带着湿润的草木香气,与城市里浑浊的空气截然不同。
林小姐,这边!一个穿着格子衬衫的中年男人在不远处招手,他是剧团负责安排住宿的老周。
林悦快步走过去,行李箱的轮子在凹凸不平的石板路上发出咔哒咔哒的声响。周叔,我们住哪儿
就在前面不远,老戏院旁边的招待所。老周接过她手中的行李,这次演出场地在镇文化中心,但那边没住处,只好委屈你们住这边了。
转过两条小巷,一座灰瓦白墙的建筑出现在眼前。三层小楼,门楣上挂着清平招待所的木牌,漆色已经斑驳。林悦的目光却被招待所旁边一座更为庞大的建筑吸引——那是一座传统戏院,飞檐翘角,朱漆大门紧闭,门环上挂着锈迹斑斑的铁锁。
那是...
老戏院,早废弃了。老周顺着她的视线看去,听说以前挺有名的,后来出了事就没人敢用了。镇上新建了文化中心,这里就更没人管了。
林悦不自觉地走近几步。戏院门前的石阶缝隙里钻出几丛野草,檐角的风铃在晚风中轻轻晃动,却没有发出声音。不知为何,她总觉得那紧闭的大门后有什么在注视着她。
别看了,快进来吧。老周在招待所门口催促,明天还要排练呢。
林悦应了一声,最后看了一眼那座沉默的戏院,转身跟上了老周。
招待所的房间比想象中干净,木制地板踩上去吱呀作响,窗户正对着那座老戏院。林悦放下行李,推开窗户,夜风立刻灌了进来。月光下,戏院的轮廓显得格外清晰,屋檐上的脊兽仿佛活物般蹲伏在阴影中。
她摸出手机,搜索清平古镇
戏院,跳出的第一条结果是一则七十年前的旧闻:《清平戏院大火,四十七人遇难》。报道很简短,只说民国三十七年五月十五日夜,戏院突发大火,因出口被堵,观众与演员大多未能逃生。
林悦盯着那日期看了许久——再过三天,就是这场灾难的七十周年。
夜深人静时,林悦被一阵若有若无的唱腔惊醒。她睁开眼,房间里一片漆黑,只有月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地板上。那声音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又像是就在耳边,咿咿呀呀的戏词听不真切,却莫名让人心头发紧。
她起身来到窗前,拉开窗帘。月光下,老戏院的门不知何时开了一条缝,里面透出微弱的光亮。唱腔正是从那里传出来的。
林悦看了看手机——凌晨两点十七分。理智告诉她应该回去睡觉,但作为戏剧学院毕业的专业演员,那唱腔中的功力让她无法忽视。她穿上外套,轻手轻脚地出了门。
夜里的古镇静得出奇,只有她的脚步声在石板路上回响。戏院的门缝比她想象的要宽,足够一个人侧身进入。林悦犹豫了一下,还是推开了那扇沉重的木门。
里面比外面看起来要大得多,观众席空荡荡的,舞台上却亮着几盏油灯,将戏台照得通明。没有人在上面,但唱腔仍在继续,这次她听清了,是《牡丹亭》中的游园惊梦。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声音来自后台。林悦穿过观众席,踏上通往舞台的台阶。木质地板在她脚下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空气中飘浮着灰尘,在灯光下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柱。
后台比想象中整洁,几个化妆台排列整齐,上面摆着各式油彩和头面。最引人注目的是中间一面巨大的化妆镜,镜框雕刻着精美的花纹,镜面却异常模糊,仿佛蒙着一层雾气。
唱腔突然停了。林悦这才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多冒失,正要离开,却听到镜子里传来一声轻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