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群臣齐声祝贺。李帆起身还礼,心中却明白,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宴会结束后,秦襄公单独留下李帆。
李卿,今日之战让我见识了你的才能。君侯眼中闪烁着野心的光芒,告诉我,如何才能让大秦变得更强大
李帆早有准备:君上,强国之基在于富国,富国之道在于农耕。我有几种方法可大幅提高粮食产量。
详细道来。
其一,改进农具。李帆蘸着酒水在案几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这叫曲辕犁,比现在的直辕犁更省力,能深耕土地。
秦襄公凑近细看:妙!我即刻命工匠打造样品。
其二,兴修水利。李帆又画出沟渠和梯田的示意图,合理引水灌溉,可使旱地变良田。
还有呢
最重要的是制度。李帆放下酒盏,我建议实行奖励耕战之策。
何谓奖励耕战
对农民,按粮食产量减免赋税,高产者甚至可获爵位;对士兵,按杀敌数量论功行赏,斩首一级则赏田一亩。李帆解释道,如此,百姓必争先耕作,士兵必奋勇杀敌。
秦襄公眼中精光爆射:好一个奖励耕战!此策若行,我大秦何愁不富不强!
他站起身,在殿内来回踱步:明日朝会,你当面向群臣阐述此策。有任何阻力,寡人为你撑腰!
data-faype=pay_tag>
李帆深深行礼,心中却有一丝隐忧。他知道,任何改革都会触动既得利益者,前方的路绝不会平坦。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帆搬进了君侯赐予的客卿府邸,有了自己的仆从和幕僚。他白天与工匠们研究新式农具,晚上则伏案绘制水利工程图纸,常常工作到深夜。
一个月后,第一批曲辕犁试用成功,耕作效率提高了近一倍。秦襄公大喜,下令全国推广。同时,第一处水利工程也在李帆指导下动工,引来渭河水灌溉千亩旱地。
这天清晨,李帆正在庭院中练习这个时代的剑术,忽听门外一阵骚动。
先生!不好了!一名侍卫慌张跑来,城南工地塌方,十多名役夫被埋!
李帆丢下木剑,抓起外套就往外跑:快带我去!
当他赶到现场时,只见一段新挖的沟渠坍塌,泥土中隐约可见挣扎的人影。监工站在一旁,竟无动于衷。
为何不救人李帆厉声质问。
监工不以为然:不过几个贱民,死了再征调便是。
李帆勃然大怒:放屁!人命关天!他夺过一把铁锨,率先跳入泥坑,都来帮忙!快!
周围的役夫和士兵见状,纷纷加入救援。经过半个时辰的奋力挖掘,十三名被埋者中有九人获救。
浑身泥浆的李帆刚爬出坑道,就看到秦襄公带着随从站在不远处,脸色阴晴不定。
君上...李帆心头一紧,意识到自己可能触犯了这个时代的等级观念。
出乎意料的是,秦襄公大步走来,亲手为他拂去肩头泥土:客卿爱民如子,实乃大秦之福。
回宫路上,秦襄公意味深长地说:李卿,你的许多想法...与常人不同。但正是这些不同,或许正是大秦需要的。
李帆明白,这是一次重要的认可。但同时,他也注意到不远处几位贵族投来的嫉恨目光。
改革之路,注定不会平坦。
3
铁与血的考验
先生,公孙大人又派人来取农具图了。仆从在门外轻声禀报。
李帆放下手中的炭笔,揉了揉酸痛的手腕。案几上摊开着十几张羊皮纸,上面密密麻麻画着各种农具和水利设施的草图。窗外已是深夜,烛火将他的影子投在墙上,显得格外孤独。
告诉他,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