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九章 全体进山
这场惨祸,事情的结果肯定是另一种样子。任可欣也不知道,正是因为想得到她,董子强在那天下午没有动手杀害黄凯明,否则,如果那天下午黄凯明被杀害了,那么任可欣她们四个女人的结局,将是最终饿死在城里那幢高楼中。这些任可欣都不知道,她永远也不会知道这些了。

    任可欣把董子强尸体拖进河中。当尸体可以漂流时,任可欣对董子强尸体说:董先生,我刚刚说了许多批评你的话,但是我还要说一句真心感谢你的话,你发明的用绳子连接河边、田头的办法,让我们这些盲眼的人今后可以生活下去。董先生,感谢你,为这一点真诚地感谢你!董先生,你一路走好!任可欣松了手,董子强尸体顺流而下。

    水葬了两个男人之后,疲惫的任可欣依然没有睡意,她抱膝坐在洞口平坡前,陷入深深的思考中。

    任可欣想,在原先的想象中,来到青龙洞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啊,两个小群体组成了一个大群体,两个男人七个女人,从此在这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共同生活,克艰克难,和睦相处,繁衍出无数的子孙,那是多么理想的未来啊!然而,结果竟然是如此意外、如此糟糕、如此悲惨!

    任可欣悲痛自问,她主张黄凯明带她们来青龙洞,是为了实现最理想的情形,为什么得到的却是最糟糕的结局

    任可欣沮丧不已,她责问自己,为什么我总是这样,总是屡屡遭遇这样的事情,结局与初衷相违,好的初衷却没有好的结局这次又是这样!

    任可欣想,难道又是因为自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缘故吗

    理想主义者,这是任可欣的父母、亲戚、朋友、同学、同事以及其他认识她的人在说到她时常用的一个词,他们在用这个词说到她时,有的是真心赞赏,有的是半调侃,有的是为她担忧,有的是嘲讽和不屑,还有的是因为别人这样说于是也这样说,不大清楚这个词到底是好词还是不好的词。然而,不管别人对这个词怎么理解,也不管别人用这个词说到她时是什么意思,任可欣喜欢这个词,她以此自诩,常常对人说:我呀,一个理想主义者!像许多自小在优裕的生活环境中长大的、自小在美丽的童话故事神话故事和善良故事中长大的、自小父母就从不在他们面前说负面的事情而他们又从未遇到过真正生活坎坷的孩子那样,任可欣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不过这样的理想主义者是幼稚的,这样的人在长大以后的社会生活中总是容易碰壁,于是他们中的许多人放弃了理想主义,成为随大流的现实主义者。只有极个别的人,在经历了种种挫折之后,却依然保持着理想主义的信仰和情操,依然相信最理想的状态是值得争取的,依然相信最理想的状态经过争取是可能实现的,他们的心灵始终高蹈于对最理想的存在状态的想望之中。任可欣就是这样极个别的人中的一个。任可欣为之屡屡碰壁,比如她这几年的教书生涯就很不顺利。任可欣试图对历史教学做些小的改进,让学生们不要把历史当作只是一堆故纸,她带领学生做社会调查、做个案访谈,但她的做法得不到系里认可,她的一些同事对她冷嘲热讽。任可欣希望她教出来的学生是内心更为丰满的人,而不是一心只想着个人当官发财的平庸之辈,她在课堂上常常说到一些教科书上没有的内容,让她心寒的是,她的学生中有人暗地向校方举报,说她在课堂上赞美了不该赞美的事情,批评了不该批评的事情,校方约她谈话对她提出告诫。这样的事情很多,常常让任可欣烦恼和气愤,但并没有动摇任可欣的理想主义信念。在任可欣看来,那些轻慢理想的人是愚蠢的,那些人缺乏历史观念,那些人不知道人类从原始社会到现今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理想主义的进步史,不知道理想的状态终究会取代那些不理想的、非理想的和反理想的东西。像任可欣这样的理想主义者往往过度自信,他们反思这个、反思那个,却不大反思自己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X年:世界失明简介 >X年:世界失明目录 > 第九章 全体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