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回
第六十九回
假乞丐滋事添烦恼
高邮令撒谎成疑案
周香兴致淋漓地跟着家华,很快就到了他家。她一走进,见花木荫日,闻芳香扑鼻,听鹂鹊啼唱,知其家殷实。
其庭院曲径通幽,内有方塘一口,玉石栏杆,精雕细刻,秀水清澈,游鱼相逐。栏杆东边的假山旁,录有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方塘诗一首;柱上有楹联写着: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可见施家是礼义门第,主人是有识之士。
家华的父母见周香走进,喜眉笑眼地招呼,急忙烧煮荔枝、桂圆茶,捧出西瓜、水果盘。周香腼腆而礼貌地向老人行了个鞠躬礼,别有一番大家闺秀的仪态。在客堂里,她坐息片刻,喝了一口茶后,家华把她带进了自己的卧室。
卧室宽敞且装饰典雅,墙上贴有名人字画,橱上放有各种书籍,案头设着纸墨砚台;一张红木大床,千工制作,床壁用象牙镶嵌着梅兰竹菊、龙凤鸳鸯等图案,床柱镶嵌着篆书芝兰百世昌,玉树万代荣、隶书春游芳草地,夏尝绿荷池,秋饮桂花酒,冬吟白雪诗的对联条幅,可谓巧夺天工,考究非常。床内丝罗蚊帐开八字,绸缎被上枕一对。真是小小一张床,文化久远长。
周香见了好生欢喜,说:很不错,我以为你是乡村农舍,却原来是大户人家、书香门第。
大户人家谈不上,应该说中等人家、年年有余吧。家华谦然地说。
这就行啦,只要够吃够用就好了。周香随之说。
知足常乐吧,自以为还算过得去。你感觉怎样家华说。
很不错的!是个富庶人家、望门大户,不逊官宦府第。周香说。
真的吗,还有我人品呢家华问。
虽然接触不多,还觉得诚挚、谦和,应该值得信赖吧!周香说。
还算可以吧!能通得过了家华明知故问。
嗯!当然当然!心感满足了,否则能来吗!周香点头道。
谢谢看得起我!也许是缘分吧。家华说。
也许是吧!有缘千里来相会,我是北方人,怎么来到南方,真是千里姻缘一线牵,月老把我俩联系在一起。周香感慨地说。
说来奇怪,苏州美女多多,给我介绍的也不少,不知怎的,我都看不上。只有看到你,就一见钟情、朝思暮念了。家华坦实地说。
你说的都是真心话,是真心实意的吗周香又探询。
难道假心假意!一片真心,苍天可鉴。家华信誓旦旦。
楼上两人谈情说爱,楼下父母欢天喜地。老人看见如此美貌的儿媳妇,喜悦心情表于言行,就和烧饭嫂子做菜煮羹,忙得不亦乐乎。
这个新媳妇是原苏州知府、现江苏巡抚贾大人的外甥女儿,老人知是已经攀上高亲了,都是施家福祉、儿子福分。
说着就到上灯时间,饭菜做好,母亲张氏亲自上楼请两人用餐。周香看见桌上摆得满满的,有鸡、鸭、虾、蟹等十多道菜。家华的两个姐妹已经出阁,家里除烧饭嫂子外,只有他们新老两对。四人对坐,张氏喜笑颜开地向周香敬酒说:一时慌忙,没有什么好菜,请多喝点。
谢谢母亲的热情款待,祝父母大人贵体康泰!周香举杯说。
四人一见如故,大家都感觉很愉心。周香是见过世面的人,不一会儿便无拘无束、谈笑风生、开怀畅饮,饮了一盅又一盅,酒不醉人人自醉,不知不觉中,喝得酩酊大醉。张氏与家华扶她上楼。她一躺在床上,便呼呼入睡了。
周香酒量不错,虽然喝得过了点,其实没有醉到这种地步,是假酒三分醉。她以为初次上门,不好意思逗留,所以有意灌些,这样可以借口酒醉留宿他家了。
正当青春年华的她,已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