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回
大年过后,宝钗虽闲也忙,忙着来往于李府的筹喜,还以最快速度把请柬发出。一个月时间很快过去,一眨眼就到二月初二了。
知府大女儿成婚是件惊动扬州城的事,李瑞趁机可做好些文章:借此邀请众多官员和乡绅名仕前来赴宴,可得三利:一则更好地炫耀老知府风光,以提高自己名望而得名利;二则可以讨好上司、笼络下级和乡绅,为以后官场铺路而得顺利;三则借机可收取数目可观的贺礼而得财利。
李瑞是扬州多年的知府,有一定声望。他考虑再三,决定把喜事办得体面些。而使女儿婚礼堂皇,最最要紧的是请各部要员前来赴宴,为此他立即写好请柬,派专人快马送京。
婚礼请了吏部尚书、刑部、工部、户部侍郎、郎中、员外郎及江苏省巡抚、二司、道台等官员;左右同僚请有南京、镇江、苏州、常州和淮阴等知府、通判,这些都是五品以上的高官;下级就更多了,主要是江都、仪征、泰兴、靖江、宝应、泰县、高邮等各县县官及知名乡绅;还有告老还乡的五品以上官员。
二月初二早晨,扬州晴空如洗,阳光明媚,春意盎然。人们置身在姹紫嫣红、柳暗花明的芳菲景象中。
早饭过后,西边天际突然出现黑压压的云层。不一会儿,城区上空乌云密布,紧接着强烈的西北风刮得飞沙走石、树弯竹倾、鸡飞狗叫。转眼间,大雨倾盆而下,随着震耳欲聋的雷声和耀光刺眼的闪电,大雨变成了鸡蛋般的冰雹,使人甚感惊恐!真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李瑞知府官邸,大家正在笑逐颜开地忙忙碌碌,不料天气瞬间骤变,大风、暴雨、冰雹一齐袭来,不少人来不及躲避而成了落汤鸡,还有些人被冰雹砸伤头额。李府一时慌作一团。
今天虽然天公不作美,可是李府中仍然是车水马龙、轿进轿出,非常热闹。李瑞夫妇俩喜眉笑眼地忙着迎接贵客、招待嘉宾。这真是高朋自各方来不亦乐乎!这厢吏部户部大人到!那边工部刑部贺礼来!更可喜的是中堂大人派专人送来亲手题写的喜结良缘金字匾额。至于对各州府同僚好友已无暇顾及,只是打个招呼,表示欢迎就是了。还有各县下级官员及地方乡绅,就由府里同级官吏代劳。不仅高朋满座,而且要员满堂、气派非凡,令人赞叹,无处不显出李大人的地位显赫。
为何李瑞有如此气派,连中堂大人和各部高官都给面子因为扬州是历史名城、战略要地和经济重镇,历来都高于其他州府;他是多年知府、从三品,加上皇上十分器重,可谓股肱之臣,在全国也是少有的。
宝钗喜上眉梢地作了精心打扮。今天是儿子喜结良缘的大喜日子,她未花多大力气和钱物,娶来了貌若天仙的知府千金做儿媳,怎不开心!
她的主要客人是李纨一家,不仅黄岚、秋华、秋实、贾道,还有黄岚的丫头小利、李纨的丫头小杏和婆子兴化(她是江苏兴化人而称之)也一起来。贾兰以双重身份出席,同时收到李瑞和贾桂的请柬。他与母亲和妻儿同来,看来是以兄长的身份参加。
宝钗主要忙着待候宾客,雪雁、史英则替手于她的前前后后;莺儿和贾蔷提前到达,也帮李府端盘、送水打杂了。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是小登科。贾桂的心情比前年考中进士还高兴十倍。那时他虽然高中,但心里不甚满足;今天娶了个花容月貌、多情厚义的千金小姐,心里尤为满足,感到无比荣光和欣喜。他早晨起来就打理开来,一条辫子打得不紧不松,两根丝带随着辫子拖到臀部。他头戴乌纱,身着吉服,脚穿朝靴,神采奕奕地迈步在琼花街上。
今天最最高兴的要数花蓉了。她昨晚兴奋得心脑难安,在编织美妙无比的梦想,想着从此有了如意郎君,有了一个家,也许到冬天就有个小宝宝,从女孩儿变成新娘子,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