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始终在其脑海中浮现,好生面熟,又怎么也想不起来,酷似宝玉,因而倍感亲切。这一夜,她思绪万千,渐渐地,从回忆、好奇到思猜、联想,从朦胧、好感到兴奋、动情,那颗将死的心,好像萌发出青春情愫,激荡起感情浪花,产生了久违的欲望和冲动。她越想越觉得他温柔亲切,越想越睡不安……
自从宝玉出家、贾府被抄、门庭败落后,死的死了,走的走了。在生活十分拮据的情况下,她生儿育子,操持这个家,可以说费尽了心思,耗尽了精力,把什么青春年华、个人幸福等早就抛到九霄云外了。现在儿子已经放官,莺儿上年出走,李纨又去了苏州,如今贾府去尽了往日的喧闹和奢华,早已人去楼空。这么个大观园,只住着她一人,倍感孤独寂寥、凄凄切切,伤心的眼泪常常湿透衾枕。
由于一夜未能入寐,宝钗早晨起来,感觉身体疲惫无力,精神怠倦不振,吃过早饭后,准备再去金玉丝绸商行。因此,她想把自己打扮得俏丽些,就对着镜子照了又照,把头发理了又理,突然见到一根银丝,心情更是低落,伤感之情油然而生。她眉也不画,唇也不涂了,看看自己开始衰老的样子,便咬咬牙,使劲地把这根白发拔掉。她出去又回来,呆了一会后,决定街上不去、面料不买了,惆怅之中研墨提笔,写了一首《水调歌头》,题为《伤感》:
花落遇春发,月缺月中圆。青春流逝何返,无奈怨苍天。偶见银丝初现,一发知秋残蹇,对镜泪涟涟。岁月急驰去,时刻受熬煎。心深沉,意灰冷,怎催眠。尊男卑女,谁却知识女人难。男可三妻四妾!寡妇由何不为陋矩古留传。但愿新桃替,窗贴再婚联。
宝钗填完这首词后,便觉昏昏悠悠,打个呵欠,伏案睡去了。
她忽见两位仙姑飘然而来,说:宝姐姐,你一人好不寂寞!今日天气晴朗,秋色明媚,我们带你到好去处走走,散散心,开开眼界。说后,两个仙姑拉着她的手便走。宝钗感觉腾云驾雾,飘飘然很快来到一处地方。远远看去,只见那:
苍松翠柏岁千年,古木奇花遍地妍。
石砌通幽延曲径,小桥流水泛清泉。
雄狮猛豹玩球乐,孔雀金鸡叫杜鹃。
霭霭祥云仙境地,香烟袅袅上蓝天。
宝钗走近,看见前面竖着气势宏伟的石质牌坊,上面八角飞檐,两边画龙雕凤,正面隶书写着玄虚梦境四个大字,此情此景,似曾相识。两边还有楹联一副:
梦应是处是非梦,玄显机时机不玄
宝钗止步,看了又看,思忖着这副对联格式好像何处见过,诠释玄虚梦境倒贴切,能提起人的兴趣。她跟着仙姑走了进去,没走几步,迎面又过来三位仙姑,其中一个年龄稍长些、穿着华丽庄重者,满面春风地迎上前来,说:宝姐姐,您好!大驾光临,未来远迎,请见谅!
宝钗慌忙施礼道:今日冒昧到此,请原谅。不知怎样称呼
领她来的仙姑说:噢,忘了介绍,这位就是玄谷仙子。
仙子您好!冒昧请问,宝方为何名称‘玄虚梦境’宝钗不解地问。
说来话长,此处原称‘太虚幻境’。仙子携着她的手,边走边说,我觉得‘太虚’就意味着无实。虽然‘满纸荒唐言’,但能影射出当时的社会现象,只不过玄虚些。所以把‘太’字更为‘玄’字比较合适,因为书中有玄机,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有玄机。为何把‘幻’字改为‘梦’字呢,既然是红楼再梦,也可说通篇皆梦,我以为梦境比幻觉好,不是吗现在民间都喜欢梦字,什么梦喜、梦娇、梦财等多得很。人生如梦,但愿好梦成真。你也知道,事物千变万化,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时过境迁,人在变,天地也在变,时间环境不同,‘太虚幻境’变为‘玄虚梦境’也是顺理成章的了。
宝钗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