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第五回
元宵节李纨探地牢
二月初莺儿见天日
转眼间到了元宵节,素有天堂之称的姑苏城内,家家张灯结彩,户户鞭炮齐鸣,人们沉浸在欢庆的喜悦中。李纨第一次在姑苏度元宵,一家三代欢聚一堂。双胞胎孙女秋华、秋实已十六岁了,越长越美貌,围着祖母猜谜语;小孙子秋波,字道,因为他不喜欢波字,以为有女儿味,所以习惯叫他贾道,今年十一岁,活泼可人,坐在祖母的膝盖上,逗得她喜笑颜开。
每逢佳节倍思亲。开心之余,李纨想起了至今还在狱中的莺儿,就闷闷不乐地推开孙男孙女,独自一人回到内房,坐在梳头椅上发呆,倒使孙辈们感到愕然。为了逗得祖母欢心,秋华悄悄进来,轻声地说:祖母,晚上我们一起去看花灯好吗还有滚龙灯、舞狮子、猜灯谜,很好玩的。
李氏没有回答孙女的请求,而是交代说:你们快去把你娘唤来,我有事与她商量。
嗯!我们现在就去叫来。祖母,晚上观灯一定要和我们一起去。祖母再见!秋华说着便蹦跳着出去了。
不一会儿,黄岚进来。她玉立亭亭,风韵楚楚,目托双帘,颊飞红晕,笑时五官如花瓣绽放,行间体姿似春风拂柳,礼貌地问:母亲,唤媳妇来有何事体请吩咐。
我想叫老爷把莺儿放一下,在咱们家吃元宵,让她乐一乐。李纨以商量的口吻。
我看不妥吧!黄岚想了想说。
有什么不可以的呢李纨不高兴地说。
她现在还未释放呢。黄岚说。
但是她是被冤枉的啊!李纨说。
这我知道,我十分同情她的不幸遭遇。黄岚说。
明知好人,还不给她昭雪!责任在我们,害得她无辜坐牢!李纨不平地说。
只是真凶还未抓到,案件无法了结。黄岚解释道。
这我知道,但也不能长期让她无故蒙冤,请知府暂时保释一下,过个元宵节,就回去好了!李纨说。
万一被人看见,给人留下话柄。黄岚顾虑地说。
偷偷的谁知道反正过不了几天要昭雪的,怕什么!李纨执意地说。
只有委屈她几天,到时我向她赔礼道歉好了。黄岚为难地说。
你说得倒轻巧,要知道她在里边是多么的难受,她在眼巴巴地等着我们给她获释呢!李纨激动地说。
这我知道,只是法律规制有所不允。黄岚耐心地说。
我第一次在姑苏过元宵节,心里高兴呗,有她来陪我会更开心!李纨再找理由道。
傍晚我和孩子们陪您一起看花灯,观赏苏州元宵的不夜城黄岚引开话题。
晚上人山人海,这么多人,莺儿一个人到我这里来,我又不会让她跑掉。李纨唠叨道。
不是怕她跑掉,主要怕我们是知府的人,众目睽睽之下,掺不得半点沙子。黄岚再三解释。
可管不了那么多,就叫你老爷担个担子,就这样定了。李纨仍固执己见。
还是差人把元宵送过去好了。黄岚仍坚持说,我们是执法的人,上为君履职,下为民处事,所有行为举止,还要凭着公允、凭着良心,不能让规制凭自己所好。
你倒指教起我来了,大道理我懂。李纨板着面孔继续说,什么公允,什么良心,难道冤枉好人就是公允把好人关在牢里就是良心天理何在王法怎容我意已决,你把贾兰给我叫来。
婆媳之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黄岚考虑太太毕竟是长辈,她的话虽然固执,但也不无道理,可以理解。她就不再言,索性赌气走了出去。
黄岚是京城人,其父黄扬,时任工部郎中,与贾政同僚;母亲张氏,生有二男一女,黄岚最小。她自幼活泼喜动,聪明好学,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