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5 /
失去两个儿子的痛苦。再想一下,一个父亲被儿子危胁的痛苦。
李世民开辟了大唐盛世。
是呀,百姓只要盛世。只要有盛世,就算作出禽兽的行为,也可以当成圣贤。不过你想过没有,大唐盛世是怎么来的
嗯
大唐的开国之君是李渊,而不是李世民。是李渊结束了隋朝的虚弱统治,实现了天下一统。
大唐走向盛世是必然的。中国的历史不就是这样的吗先是兴盛,然后衰弱。衰弱导致战乱,分裂。然后再是统一,兴盛。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和平说道这里停住了,看看我不做声,又接着说:谁又敢说,假如李建成继位的话,就不会出现盛世呢
历史是不能假设的。
历史是不能假设,但可以推理。李建成是李渊的长子,是李渊亲自立的太子。李渊对他也颇为倚重。也没有表现出认为他不适合做太子。李渊是何等人物他能在隋未的复杂情况下,一枝独秀,统一乱局。肯定是个很有头脑,很有眼光的人。城府一定很深。他会看错人吗他大概万万也想不到李世民会杀死他的两个亲兄弟。
我说:应该是吧,李渊没想到,李建成和李元吉也同样没想到。
李世民不但杀了两个亲兄弟,还斩草除根,把兄弟两家都灭了门,何等的残酷。就是刻薄如雍正,也没有直接杀自己的兄弟。更没有杀他们的子女。
停了一会他又说:再说关羽吧。关羽先降了曹操,然后又再回归刘备。一个两次叛变的人,为什么会成了代表忠义的神
我想了一下:也许是因为关羽心里一直有刘备,不是有句话,叫做身在曹营心在汉。
那只是说辞而已。脚踩两只船,和忠义一点也沾不上边。如果这也算忠义的话,那伪军也可以说自己是身在曹营心在汉。
我一时语塞。过了一会,我慢慢的说道:也许中国的老祖宗,早就发现社会是矛盾的,人也是矛盾的。比如说我,我就是矛盾的。我既写散文,也写惊悚。正因为矛盾,所以故意找出这样两个人物,一个成了圣贤之君的代表,一个就成了忠义之士的代表。
和平想了一下:你思考问题很快,好像说得有一定的道理。我今天上午受梦的启发,写了一首诗。
念给我听听。
他动了几下桌子上的鼠标,对着屏幕念道:
屠兄犹弑弟
囚父入愁隅
却教丘夫子
还为圣主乎
先降归汉相
再拜向玄孤
今日临忠寺
香烟也不疏
我听了以后说:嗯,还不错,把你困惑的两个问题都提出来了。而且孔夫子说的仁义礼智信,和他们两个确实有不大相称的地方。
听了我的话,他又说:我最近还写了一首短诗。
什么诗
他没有马上回答我:我前两天看到一只小船顺流而下,忽然有了这样的想象。我想象古时候这里有个秀才,准确的说是个进士。这个秀才考中了进士,坐船进京去赶考,参加皇帝的殿试。秀才……
我打断他:是进士。
对,进士。就说书生吧。这个书生坐着船一路过来,看着两岸的美丽风光,想着即将到来的美好生活,心情一定是大好。这个书生本来就是书香门第,诗礼传家。于是诗兴大发,就做了一首诗。
是首什么样的诗
这次他没有看电脑,而是背了出来:
一水还从一岭岿
山环水绕总相宜
诗心若有连图韵
纵墨犹淋绘秀漓
我听完笑了:这样的诗我也会写。一岭也比一水高。
嗯。他饶有兴趣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