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72章 沙海迷踪
    沙海迷踪(金大安四年七月克孜勒库姆沙漠)

    金大安四年七月,克孜勒库姆沙漠的沙丘泛着铁青色,虎贲卫的火龙车车辙已被流沙掩埋。萧虎的狼皮水袋早已见底,护腕的苍狼之印在烈日下烫得灼人,他望着队列中脱水的士兵

    ——

    汉兵李三的嘴唇裂开血口,却仍护着怀中的《水经注》残卷;蒙古骑士忽秃赤的战马跪倒在地,舌头耷拉在沙地上。

    “墨尔根大人,探水队回报,三日内无水,人畜皆难存活。”

    赵元的声音带着沙哑,手中的羊皮地图上,汉地朱砂标注的

    “孔雀河故道”

    与蒙古文的

    “沙鼠路径”

    在沙丘间交错。

    萧虎忽然想起母亲萧氏在朔州城的教诲:“《水经注》言,‘沙行无水,视驼马所尿,入地即湿’。”

    他蹲下身,观察沙地上的鼠洞

    ——

    洞口的细沙呈浅灰色,正是《水经注》记载的

    “潜水源兆”。更关键的是,鼠洞方向与蒙古

    “沙鼠寻水法”

    指向的

    “北风坡”

    完全吻合。

    “巴特尔,带十名弟兄随我来。”

    萧虎握紧改良的虎纹火铳,铳口的磁石引信已调整至最低爆破档位,“赵元,对照《水经注》卷二十‘河水篇’,计算潜流方位。”

    滚烫的沙丘上,萧虎的火铳喷出淡青色火焰,铅弹精准击中岩层裂缝。磁石共振波顺着岩层传导,竟让沙面泛起细密的水珠

    ——

    这是地下潜流被震动激发的迹象。巴特尔忽然发出狼嚎般的欢呼:“腾格里保佑!岩层有水声!”

    “大人,《水经注》说‘其地多沙,夏月有热水汤’,”

    赵元的手指在地图上划出弧线,“这里正是古河床的‘伏流段’,沙鼠洞的密度符合‘二十步一泉’的记载!”

    火铳连续三次爆破,岩层终于崩裂,清凉的地下水如银练般涌出。萧虎的护腕与水流接触的瞬间,苍狼之印的磁石竟吸附了沙粒,在水面形成狼虎交缠的图案。汉兵李三不顾烫伤,用《水经注》残卷接水,却先递给身旁的忽秃赤:“兄弟,先给你的马喝。”

    蒙古骑士的马刀在水中映出倒影,忽秃赤捧着水碗跪下:“长生天与老天爷,同赐了这眼泉!”

    他的水碗传到汉兵手中时,碗沿已用蒙古文刻下

    “共生”

    二字

    ——

    那是巴特尔用狼头刀临时刻的。

    当全军饮足清水,萧虎望着泉眼周围的沙丘,发现被水浸润的沙地上,竟冒出了狼尾草与虎耳草的嫩芽。他忽然取出母亲遗留的虎骨哨,吹出长短相间的节奏

    ——

    这是用《水经注》的

    “潜流音律”

    改良的寻水号,竟引来远处的沙狐群,它们围着泉眼打转,却不攻击人类。

    “墨尔根大人,”

    赵元指着《水经注》残卷上的朱砂批注,“师娘当年在卷末写:‘胡汉之水,同出一源’,如今应验了。”

    夕阳为泉眼镀上金边,萧虎看见蒙汉士兵正用各自的语言为泉水命名:蒙古人称

    “斡难黄河泉”,汉人唤作

    “龙虎共饮泉”,最终在双文军帖上,它被正式命名为

    “共生泉”。泉眼上方,不知谁插了面临时军旗,左半幅是汉地的云纹,右半幅是蒙古的狼鬃,中间的泉水波纹,恰好将两者连成一体。

    “忽秃赤,”

    萧虎望着正在给战马喂水的蒙古骑士,“还记得在杭爱山,你说火铳是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巴图虎简介 >巴图虎目录 > 第72章 沙海迷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