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春闱事毕
人情就行了。”
“你听见了,你欠他一个人情。”
“老臣记下了。”
李承宗:“……”
这俩老头儿是装都不愿意装一下了啊,但是为什么不愿意把名单给我呢?
李承宗懒得多想,反正这两个老硬币肯定是想借着这些人布局一些东西,他不想掺合,直接行礼道:“父皇,若无其他事,儿臣便先下去把名单抄录公布了。”
“嗯,去吧。”
……
二月二十二,道路两旁春枝渐展,枝上小鸟成双成对,正是喜气盈盈的春之佳时。
京都西侧距离太学不远处的客栈里,等着消息的各地学子都心慌慌地聚集在楼下,桌上没摆什么酒菜,因为这些学子此时根本无心饮食,将心思全都放在了打听消息上。
“也不知今年能不能考中?”一个来自山东路的学子苦笑摇头道:“若不能中,往后这科举不考也罢。”
“允年兄何出此言?”
坐在他旁边的学子叫唐庆南,来自河西府,其面色黝黑,穿着朴素,一身青色儒衫已经浆洗得有些发白,看得出来生活比较困难,不过他心情倒是极为放松,从桌上拿起一颗生扔进嘴里,一边嚼着,一边含糊不清的说道:
“允年兄乃是山东路出名的人物,和佳林兄并称山东两大才子,一手策论写的极为出彩,前几日大家看过后,都赞不绝口。小弟就不行了,文字功底太差,虽自信可牧一县,但肯定是上不了榜的。”
被唐庆南称呼为允年兄的学子,苦笑着压低声音道:“往年春闱你我还不清楚?往年落榜的才学之士何其多,今年三殿下担任春闱主考,不看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