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反诈骗宣传活动,希望我能以亲身经历者的身份(当然是化名并隐去敏感细节)告诫市民,提高防范意识。
我犹豫了一下,最终答应了。
如果我的经历能让更多人免受其害,那也算是我为社会做的一点微不足道的贡献。
就在我以为一切都将尘埃落定,生活会像一潭不起波澜的湖水般继续下去时,我收到了一个匿名的包裹。里面没有寄件人信息,只有一个小小的U盘和一封打印的信。
信是李娟(陈雪)从狱中辗转托人寄出的。
信中,她没有为自己的罪行辩解,只是恳求我一件事。她说她在海外有一个年幼的女儿,是她唯一的牵挂。
她入狱前,曾将一部分诈骗所得(并非从我这里骗取的)转移到了一个海外账户,希望我能想办法取出这笔钱,匿名资助她的女儿完成学业,让她能有一个相对好一点的未来。
信的末尾,附上了那个海外账户的信息和她女儿所在孤儿院的地址。
我捏着那封信,久久无言。
U盘里,是她女儿天真可爱的照片和视频。
这是一个艰难的道德选择。
帮,还是不帮这笔钱,本身就是赃款。但那个孩子,是无辜的。
最终,我做出了决定。我没有直接介入,而是匿名联系了一家国际公益组织,将账户信息和孤儿院地址提供给他们,并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悔罪者的名义,委托他们核实情况。如果属实,并确保资金用于孩子,我愿意从我追回的那些钱款里,拿出一部分,通过他们捐助给那个孩子。
至于李娟的那封信和U盘,我将它们付之一炬。
火光跳动,映着我平静的脸。
过去的一切,都已化为灰烬。
我,赵哲,一个曾经的社恐,在经历了一场荒诞离奇的遗产风波后,虽然没有得到亿万财富,却找回了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内心的安宁,以及面对生活的勇气。
或许,这才是三舅公留给我最宝贵的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