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习惯:除了针对单个决策的即时复盘,还可以设定一个周期(如每月、每季度),对一段时间内的主要决策进行整体回顾。
在项目关键节点进行阶段性复盘:对于周期较长的项目,可以在关键的里程碑节点进行复盘,以便及时调整后续的策略。
复盘不必等到尘埃落定,有时在过程中进行阶段性复盘,更能起到及时纠偏的作用。
三、复盘的核心步骤:四步追问法。
一个有效的复盘过程,可以围绕以下四个核心问题展开:
1.
回顾目标(当初我们想要达成什么):
清晰地回顾决策之初设定的目标是什么
当时对成功的标准是如何定义的
2.
评估结果(实际发生了什么与目标的差距如何):
客观地陈述决策实施后产生的实际结果,用事实和数据说话。
将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进行对比,明确两者之间的差距(是超预期、符合预期,还是未达预期)。
3.
分析原因(导致这种结果的关键原因是什么):
这是复盘最核心的环节。需要深入探究导致成功或失败(或与预期产生差距)的根本原因。
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进行分析:
主观因素:决策者自身的认知、能力、情绪、价值观、执行力等。
客观因素:外部环境的变化、信息的准确性、资源的充分性、工具方法的适用性等。
对于成功经验,要提炼出哪些是可复制的关键要素,哪些是偶然因素。
对于失败教训,要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避免归咎于表面现象或外部环境。可以运用5Why分析法等工具,层层追问,直至找到根本原因。
4.
总结经验(我们从中学到了什么未来如何改进):
基于原因分析,总结出有价值的经验教训。
将这些经验教训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指南或改进措施,用于指导未来的决策。例如:
需要改进哪些流程或方法
需要提升哪些能力或知识
需要注意避免哪些陷阱或误区
哪些成功的做法可以固化并推广
将复盘的成果记录下来,形成知识库,便于查阅和传承。
四、营造开放、坦诚的复盘氛围。
有效的复盘,离不开一个开放、坦诚、对事不对人的氛围。
鼓励说真话,不追究个人责任(除非涉及原则性问题):复盘的目的是学习和改进,而不是批评和惩罚。要让参与者敢于暴露问题,承认失误。
聚焦事实,而非情绪:讨论应基于客观事实和数据,避免情绪化的指责或辩解。
尊重不同观点:鼓励从不同角度发表看法,即使是少数派意见也应得到重视。
领导者以身作则:领导者应带头进行自我反思,勇于承担责任,为团队树立榜样。
五、复盘的成果转化与应用。
复盘的价值最终体现在其成果能否被有效地应用到未来的实践中。
将经验教训制度化、流程化:将一些普遍适用的成功经验或避免错误的规则,融入到组织的制度、流程或工作手册中。
制定具体的改进计划并跟踪落实:针对复盘中发现的问题,制定明确的改进计划,明确责任人、时间表和衡量标准,并定期跟踪进展。
分享与培训:将复盘中提炼出的有价值的知识和经验,通过案例分享、培训等方式,在更广的范围内进行传播和学习。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决断的复盘,正是这样一个温故知新的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