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〇〇章 清廉孙叔敖
有任何证据证明孙叔敖是蒍贾的儿子。
不过,孙叔敖应当是蒍贾的族人,他的另外一个名字叫做蒍艾猎。所以,孙叔敖是楚国公族,也是孙姓的祖先之一。孙姓的读者不妨在此致敬,不论孙叔敖是不是你的祖先,他也是整个孙姓的骄傲。
老头的忠告
孙叔敖当了楚国令尹,一时也是志得意满,未免有些得意忘形了。
而看见孙叔敖一步登天,大姑小姨、左邻右舍、小学同学、路上打过招呼的、一块放过牛的,等等,凡是八竿子之内沾上点儿边的,一个个都来祝贺。一时间,宾客盈门,三教九流都有。
基本上,大家都是一个调子:拍马屁。
转眼过了一个多月,基本上拍马屁的已经轮了一遍,孙叔敖也快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
这一天,来了一个老头。老头穿着一身粗布衣服,戴着一顶白帽子。粗布衣服说明他很穷,白帽子说明他是来哭丧的。
“大爷,您这是什么意思?”孙叔敖压着火问,还好他的修养还不错,“你看,别人都是来祝贺的,你怎么来吊唁呢?走错门了吧?”
“孙子,拍马屁的太多了,如果你今天不听我的话,用不了多久,大家都会来给你吊唁的。”老头也不客气,你叫我大爷,我就叫你孙子。
孙叔敖心里咯噔一下,他是个聪明人,他知道这老头肯定有两刷子。
“大爷,您坐。”孙叔敖连忙请老头坐下,倒上水送过去。
老头挺高兴。
“孩子,我听说,显贵了就到处炫耀,大家就会离开他;当官了就独揽大权,君王就会讨厌他;工资待遇高还不满足,灭顶之灾就会来到。想想看,斗越椒是怎么死的?”老头直来直去,可以说是直指要害。
孙叔敖一愣,老头说得对啊。多亏了这个老头提醒,否则,自己云里雾里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死呢。想到这里,禁不住冒出一头冷汗来。
“大爷,您的指教太及时了。那个什么,再给我一点教诲吧。”
老头一看,这小子挺机灵,一点就通。
“好吧,那就告诉你。地位高,更要低调谦恭;权力大,更要小心谨慎;工资待遇好,更不能贪污受贿。有这三点,你就能把国家治理好,自己也能得到善终,子孙后代也不会受穷。”老头针对前面三点,给出了答案。
孙叔敖激动啊,初次当官,而且是这么大的官,自己真有些忐忑不安,有了老头这三条,自己的心里就有底了。
“大爷,那什么,我,我太崇拜您了,我、我就是您的粉丝啊。那什么,我把您的话当成格言挂起来。那,那什么,我感谢您祖宗八辈。”孙叔敖激动坏了,金玉良言啊,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金玉良言的。
从那以后,孙叔敖把老头的三条忠告刻好了挂在自己的家里了。一生一世,孙叔敖就是这么要求自己的。
哪三条?请牢记。
位益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厚而慎不敢取。
清廉孙叔敖
孙叔敖治理楚国的成就实际上超过了子文,得到的历史评价也在子文之上。《史记·循吏列传》第一位就是孙叔敖,太史公给的评价极高。
孙叔敖的治国理念就是“执政为民,富民强国”,也就是让老百姓先富起来,增加老百姓的财产性收入;执政策略是“施教导民”(《史记》),也就是采取引导和示范的方法和推行新政,而不是强制性的方法;具体的做法很多,但是,最著名的应该是孙叔敖兴修水利。
在水利建设上,孙叔敖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决期思之水,而灌云雩之野”,即孙叔敖在期思兴建水利工程,灌溉农作物,这项水利工程,就是我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期思陂”,这大概是我国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