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
这些都是小宁一笔一画完成的,我全程在旁边指导。
媒体记者将这些内容全部记录下来,当天就发布了详细报道。
《天才少女的成长轨迹,七岁开始的艺术之路》
《姜墨城亲自辟谣,外孙女作品绝无抄袭》
《从幼童涂鸦到美院新星,姜宁的艺术天赋有据可查》
这些报道迅速传播开来,之前那个诽谤帖子瞬间没了市场。
网友们的态度也发生了180度转变。
原来姜宁从小就这么有天赋,难怪画得这么好!
七岁就能画出这样的作品,确实是天才!
之前那个帖子明显是恶意中伤,现在证据确凿,打脸了吧!
看到舆论的转变,我终于松了一口气。
但我知道,这只是周雨婷计划的第一步,她不会轻易放弃的。
果然,几天后又有新的麻烦找上门来。
9
这次的麻烦更加严重。
有人向学院举报,说我的参赛作品《破茧》涉嫌抄袭某位法国画家的作品。
举报信写得很详细,甚至提供了所谓的原作照片。
学院不得不成立调查组,暂停了我的参赛资格。
姜宁同学,在调查结果出来之前,你不能提交参赛作品。
教务处主任面色严肃地通知我。
我感到天塌了一般的绝望。
这幅《破茧》是我花了两个多月心血完成的,眼看就要截稿了,却出现了这种事情。
主任,我可以证明这幅画完全是我的原创...
姜宁同学,我相信你的人品,但程序必须走完。
主任无奈地摇摇头。
举报信写得很详细,我们必须认真对待。
我走出教务处,感觉双腿发软。
林浩在门外等着我,看到我沮丧的表情,立刻明白了结果。
调查需要多长时间
至少半个月。我苦笑着说。
但参赛截稿是下周,根本来不及了。
林浩沉思了一会儿。
我有个办法,但需要冒很大的风险。
什么办法
我们主动找到那个所谓的原作,证明它是伪造的。
这个想法很大胆,但也很危险。
如果证明不了对方是伪造,我的处境会更加困难。
但现在已经没有其他选择了。
学长,我愿意试试。
林浩点点头。
好,我联系一些朋友,看看能不能查到那幅原作的来源。
通过各种渠道打听,我们终于查到了一些线索。
那幅所谓的原作出现在一个小型拍卖会上,卖家是个神秘的私人收藏家。
更奇怪的是,这个收藏家最近才出现在艺术圈,之前完全没有记录。
这很可能是个陷阱。林浩分析道。
有人花钱雇佣专业人士伪造了这幅画,就是为了陷害你。
我攥紧拳头。
除了周雨婷,我想不出还有谁会这么做。
但她一个刚出狱的人,哪来的钱和人脉做这些事
林浩想了想。
也许她找到了新的靠山,或者有人在背后支持她。
无论如何,我们必须找到证据证明那幅画是伪造的。
林浩联系了一位专门做画作鉴定的专家朋友。
只要能拿到那幅画,我就能检测出它的真伪。
专家在电话里说道。
但问题是,怎么拿到那幅画
这确实是个难题。
对方既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