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〇八章 夹缝中生存
不可忍?当年我们请求贵国为我们主持公道,可是贵国拒绝了。所以,我们只好靠自己为自己讨回公道,出兵教训了他们,而他们甘心认罪,主动接受惩罚。因此,我们才能向贵国来进献战利品。”

    士弱一听,人家子产从周朝开国开始说起,句句在理啊,陈国人咎由自取啊。可是,赵元帅交代过的事情,也不能没开一枪就投降啊。

    “那,那什么,那你们以大欺小也不对啊,是不是?”士弱想了半天,说了这么一句话。

    “当年武王说过了,只要有罪的诸侯,就要惩罚,没说过不能讨伐小国啊。再者说了,从前诸侯土地最大四百里,现在大国土地都有四千里了,要不是侵略小国,怎么能这么大?”子产说话真不客气,一句话问得士弱目瞪口呆。

    士弱很傻眼,不知道该说什么,猛地,他看见子产还穿着军服,这好像不对。

    “就算你说得有道理,可是你穿着军服来进献战利品,这不合规矩吧?”

    子产一听这句话,知道士弱彻底歇菜了。

    “我们郑国的先辈可都是周朝的卿,到了城濮之战的时候,晋文公命令我们的文公穿上军服,陪同周王接受晋国献俘。如今我们也穿着军服向贵国进献战利品,这是不忘晋文公的命令啊,你有什么意见吗?”子产反过来问。

    士弱发现,自己的问题总是被子产拿去借题发挥,然后再反过来给自己出难题。再这么下去,自己非被问傻了不可。

    “那,什么,嘿嘿,您先休息,我回去汇报下,回见回见。”士弱灰溜溜,逃跑一般离开了,去向赵武汇报。

    士弱把双方的对话过程跟赵武说了一遍,听得赵武也无话可说。

    “算了算了,人家说得有道理。那什么,送了些什么好东西来?”赵武没脾气了,决定接受战利品,承认郑国的行为是正义的自卫反击战。

    对于这件事情,孔子这样赞扬子产:“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信。’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翻译过来是这样的:言语用来表达思想,文采用来修饰语言。如果不会讲话,谁了解他的志向呢?如果说话没有文采,又有多少人愿意听呢?

    对付秦国人

    陈国人向楚国人报告了被郑国侵略的事情,不过让他们郁闷的是,楚国人根本没有兴趣帮助他们。

    “当年填人家的井干什么?活该。”基本上,楚国人就这么给了答复,当然话说得委婉一些。

    不过,夏天的时候,楚国人和秦国人联军攻打吴国,因为吴国已经有了防备,两国军队顺便偷袭了郑国,活捉了郑国的皇颉和印堇父。(事见第四部第155章“上下其手”)

    楚国人把皇颉带回了楚国,印堇父则送给了秦国。就这样,两人被分别带到了楚国和秦国。

    印堇父是子印的孙子,而印家在郑国实力雄厚,于是印家出钱,要求国家出面,把印堇父从秦国赎回来。印家提出这样的要求,当然不能拒绝。于是,子展把这件事情交给了担任令正的游吉来处理。

    “大侄子,你准备怎么办?”子产问游吉。

    “印家准备了玉璧两双,锦缎二十匹,准备用这些去赎人。”游吉说。这已经是相当重的赎金了。

    “不行,这样去赎不回来。”子产说。

    “还不够?”

    “不是不够,是太多。”

    “叔啊,开玩笑呢吧,还有赎金嫌多的?”游吉笑了出来。

    “我告诉你,印堇父是楚国人献给秦国人的,秦国人却拿他来挣钱,这是有损国家尊严的,秦国人不会这么干。如果在赎金上略微表示一下,然后对秦国人说‘感谢贵国的帮忙,要不是贵国,楚国人现在还在我们的城下呢’,这样,秦国就可能会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说春秋之六·圣贤本色简介 >说春秋之六·圣贤本色目录 > 第二〇八章 夹缝中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