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她的回忆。钓鱼协会的加急邮件赫然显示:创新大赛提前至下周五,冠军将获得国家级实验室合作资格。我猛地站起,木制椅子在地板上划出刺耳的声响。国家级实验室,那意味着能接触到最先进的粒子对撞设备,或许能重启暗物质项目……

    你想去。周梅的声音很轻,却像根细针,精准地戳破了我的心思。

    我看着她从柜子深处翻出备用鱼竿,竿身上缠着褪色的红丝带,突然想起她总说这是丈夫留下的最后礼物。

    可碳纤维原料至少要半个月才能到货。我颓然坐下,用普通材料参赛,根本赢不了。

    沉默在房间里蔓延,只有窗外的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

    周梅突然起身,从床底拖出个尘封的铁皮箱。箱盖弹开的瞬间,我屏住了呼吸——里面整整齐齐码着钛合金钓钩、记忆金属鱼线,甚至还有块标注着NASA退役材料的神秘金属板。

    这些年收集的宝贝。她的手指抚过金属板上的锈迹,原本想留着……现在,该派上用场了。

    第二天,我们把实验室搬到了老李家的后院。

    老李叼着烟斗打量着满墙的公式:你俩这架势,不像钓鱼,倒像造火箭!

    我顾不上搭话,正用游标卡尺测量钛合金的弹性模量,周梅突然举着烧杯闯进来:快闻!新调配的虾青素饵料,加了南极磷虾酶解液!

    她眼睛亮晶晶的,发梢还沾着厨房的油烟。

    可当我们尝试将超导材料融入鱼竿时,难题接踵而至。零下196℃的液氮环境里,金属接头总是出现脆裂。

    我连续三天睡在实验室,醒来时总看见周梅披着毯子蜷在折叠椅上,手机屏幕亮着儿子发来的妈妈注意身体。

    放弃吧。第五次实验失败时,我踢翻了液氮罐,白雾瞬间弥漫整个房间,根本不可能在一周内解决材料兼容问题!

    周梅突然抄起桌上的鱼竿,狠狠砸向地面。

    碳纤维竿身应声而断,露出里面交错的超导纤维:你看看!她的声音带着哭腔,这些裂缝像不像你那些粒子对撞图每次失败都在告诉你下一次该调整哪里!

    她的话如同一记重锤敲醒了我。

    我颤抖着捡起断裂的鱼竿,在显微镜下观察裂纹走向。

    凌晨三点,当第一缕晨光爬上窗棂时,我终于找到了突破点——

    用高能物理中的晶格匹配理论,将超导层与碳纤维编织成螺旋结构!

    周梅煮的泡面香味从身后飘来,她把冒着热气的碗放在我手边:我刚才给儿子打电话,他说硅谷有家3D打印公司能定制模具……

    她的声音突然变轻,小林,其实我知道,你心里始终装着星辰大海。

    我握着筷子的手顿住。

    窗外,老李家的公鸡开始打鸣,而我望着碗里浮起的鸡蛋,突然意识到:或许真正的星辰大海,从来不在遥不可及的宇宙深处,而在眼前这个愿意陪我拆解星辰、重塑波纹的人眼里。

    7

    电磁突破

    老李家后院的白炽灯在深夜泛着刺目白光,我盯着显微镜下断裂的超导纤维,后槽牙咬得发酸。

    第七次尝试的鱼竿在承重测试中又一次炸裂,飞溅的碳纤维碎屑划破了我的手背,血珠滴在实验记录本上,晕开成暗红色的惊叹号。

    小林!周梅的声音从院门外传来,带着压抑的焦急。

    我慌忙藏起流血的手,却见她拎着保温桶直冲进来,发梢还沾着细密的雨丝。

    先吃饭,你已经两天没合眼了。她掀开盖子,排骨玉米汤的香气混着姜味弥漫开来,可我看着碗里堆成小山的排骨,胃里泛起一阵抽搐。

    周姐,这样下去不行。我推开碗筷,金属勺碰撞瓷碗发出刺耳的声响,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高能物理我不行,改行钓鱼我第一简介 >高能物理我不行,改行钓鱼我第一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