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是我丈夫忌日。她别过头去擦眼泪,他走后,我总觉得他变成了湖里的鱼,在某个角落看着我。
我不知如何安慰,只能笨拙地递过纸巾。窗外的蝉鸣声突然变得刺耳,打破了这份沉重的静谧。
data-faype=pay_tag>
但钓鱼圈的质疑声并未停歇。渔界老炮在直播中公开嘲讽:数据漂亮有什么用有本事实战啊!
弹幕纷纷刷屏附和,甚至有人扒出我实验室项目失败的旧闻,将我贬为学术混子。
接受挑战。周梅突然说,眼中闪着锐利的光,下周六,就在青雀湖,公开比赛。
她转身从柜子里翻出珍藏的鱼竿,碳纤维材质在阳光下泛着冷光,用你的算法选钓点,用我的经验配饵料,咱们让他们看看。
备赛的日子里,我们像精密运转的双生齿轮。
我用气象卫星数据构建三维水体模型,她则跑遍全城收集不同水域的鱼食偏好。
有一次为了验证某种藻类对草鱼的吸引力,我们在水库蹲守整夜,她披着我的外套打瞌睡,睫毛在月光下投下细碎的影子。
比赛当天,青雀湖围满了人。
渔界老炮戴着标志性的鸭舌帽,举着手机直播:看看这位博士今天能不能变出鱼来!
我不理会周围的哄笑,盯着手机上的实时数据——气压985hPa,水温23℃,西南风三级,所有参数都指向湖心岛东侧的洄水湾。
周梅挂上特制的玉米饵,竿梢划出优美的弧线。
五分钟后,鱼漂突然下沉,她手腕轻抖,一条五斤重的草鱼破水而出,鳞片在阳光下折射出彩虹般的光泽。
人群发出惊呼,我看见渔界老炮的脸色变得铁青。
当我们以27.6公斤的总成绩夺冠时,周梅的手被我攥得通红。
她笑着说:疼。可眼里的光比奖杯还要耀眼。
颁奖台上,主持人问获胜秘诀,我望向观众席里举着摄像机的周梅:是合作的力量,也是科学与经验碰撞的火花。
当晚,周梅请我去她家吃饭。
厨房飘出糖醋鱼的香气,她系着碎花围裙翻炒菜肴的背影,让我想起实验室里调试仪器的自己——原来在不同的领域,专注与热爱都是相通的。饭后,她拿出儿子寄来的照片,指着照片里的硅谷夜景说:他说想让我去看看,但我舍不得这里......
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她的侧脸,我突然很想告诉她:其实有些地方,因为有了特别的人,才成了最珍贵的风景。
但话到嘴边,又变成了:周姐,明天我们继续优化模型
她笑着点头,梨涡里盛着温柔:好,这次试试用你的量子算法算鱼群轨迹
窗外,青雀湖的水波轻轻拍打着堤岸,像一首永不停歇的夜曲。
我知道,这场从数据危机开始的冒险,正在朝着意想不到的方向,绽放出绚丽的花。
5
雨中救赎
夺冠视频在钓鱼圈疯传的第三天,我的私信炸了。
作弊狗
数据是P的吧
背后有人捧臭脚……
辱骂信息塞满了收件箱,甚至有人把我的个人信息挂到了论坛上。
实验室的电话也开始响个不停,导师的声音带着失望:林深,你要是闲得没事干,就回来好好搞科研。
青雀湖的柳树下,我盯着水面发呆。
智能鱼漂在波纹中轻轻晃动,却再也勾不起我的兴致。
周梅提着保温桶走来时,我正把手机倒扣在钓椅上。
尝尝新做的荷叶饭。她掀开盖子,热气混着荷叶清香扑面而来,别往心里去,那些人就是见不得别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