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保卫沈阳,地下工作功在千秋
远、王化一等在北平西单奉天会馆成立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1935年10月,与高崇民上书张学良,劝其停止剿共,一致抗日。1937年6月参加中共领导的东北抗日救亡总会任常委。同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南京曾与周恩来彻夜长谈。后随“东总”迁武汉、再迁重庆,在周恩来领导下,以党外人士身份在国民党营垒中工作。在重庆阎宝航表面经商,实际做情报工作。其家经常掩护革命同志,有“阎家老店”美称。
1946年6月,阎宝航与马叙伦等10人作为上海人民团体代表赴南京请愿,在下关遭特务围攻受伤。国民党特务要阎宝航跪下,阎宝航昂首挺立怒斥国民党特务:“十四年来我没给日寇下过跪。今天,在中国人面前,我更要给中国人保持体面,看你们哪个敢来!你们有枪开枪吧!想侮辱我,绝对办不到!”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下关事件。
阎宝航受伤住院后,周恩来、董必武、邓颖超、郭沫若、沈钧儒、邵力子、黄炎培、冯玉祥等各界人士都到医院慰问。毛泽东、朱德也从延安发来慰问电。后阎宝航到天津和徐寿轩乘小船到大连,船小浪大,历经风险,辗转进入东北解放区,1946年8月任辽北省主席。此后,做了许多争取原东北军将领起义的工作,在领导恢复生产、支持前线工作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通过在沈阳的社会名流,贤达人士和国民党进步人士,做守军的争取工作。当时与共产党有联系的进步知名人士有:国民党立法委员、参政会参政员王化一,辽宁省保安司令部中将副司令赵毅,沈阳市商会会长卢广绩,东北“剿总”军粮采购委员会少将副主任胡圣一,东北“剿总”少将高参邱立崞,东北“剿总”中将总参议苏炳文,以及上校军官金之铣等人。这些人大多数是张学良的旧部,有的很早就与共产党的一些领导同志有联系。
王化一,辽宁省辽中县人。在奉天两级师范学校读书期间参加反对张勋复辟等政治活动。毕业后参与阎宝航创办的奉天贫儿学校工作。后得张学良的关照,于1926年入上海大夏大学学习。1928年张学良主政东北后,他被选为辽宁省教育会副会长。1931年,参加阎宝航等主持的国民外交协会,并被选为辽宁省教育界代表,赴南京参加国民会议。
“九一八”事变后,王化一潜赴北平,积极组织和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安排流亡学生的食宿和收容难民。又与高崇民、阎宝航等成立“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他被选为常务委员兼军事部长,组织东北义勇军,对日作战。在此期间还兼任东北中学校长。1933年承德失陷,他受张学良指派出任古北口警备司令,率部阻击日军。“西安事变”后,东北爱国人士继续坚持抗日,组织起“东北救亡总会”,王化一为主席团成员,并以他的名义出版发行《反攻》半月刊,对流亡到关内的东北同胞起着组织和领导的作用。
在全国抗战初期,他曾任国民参政会第一、二届参政员。抗战胜利后,王化一在北平发动了东北难民回籍和救济青年工作。1947年陈诚任东北行辕主任时,任王化一为东北政务委员会委员,但王化一一直坚持未就。1948年王化一回到沈阳。
王化一是高崇民的挚友,长期以来与中共合作,1945年后与中共建立联系并接受任务,多次掩护中共地下工作同志脱险。
卢广绩是阎宝航的同乡、同学、同事,与阎宝航长期并肩从事爱国、抗日、救亡的进步工作。在西安事变时,周总理曾几次和他会面,此后,卢广绩长期以合法身份在国统区工作。
邱立崞与吕正操是东北讲武堂的同学,他同情共产党“枪口对外不对内”,“东北军打回老家去”的抗日主张,对蒋介石驱东北军到西北剿共的借刀杀人的手段非常愤慨。邱很早就与东北抗日民主联军领导人之一的李兆麟将军接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