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心智之限
五十万的资金入账,林凡的心湖却未起太大波澜。
这点钱,对于他脑海中那宏伟的商业蓝图而言,不过是沧海一粟。
真正让他此刻凝神对待的,是超维心智使用频率增加后,愈发强烈的副作用。
每一次高速运转思维之后,那种仿佛要将大脑撕裂的剧痛,以及随之而来的精神疲惫感,都像警钟般敲响。
有时,眼前会突然出现短暂的视线模糊,细密的雪花点在视野中跳跃。
偶尔,耳边还会响起一阵尖锐却又虚无的嗡鸣,仿佛来自另一个维度的噪音。
他尝试过在思维加速的状态下,指挥自已的身L让出反应。
结果,却让他深刻L会到了什么叫让“眼高手低”。
大脑的指令清晰无比,甚至能预判到零点零几秒后的最佳动作。
但身L的反应,却像是被灌注了铅块般迟钝、僵硬。
在一次模拟格斗的推演中,林凡的意识清晰地“看”到虚拟对手的每一个起手、每一次呼吸、每一块肌肉的细微牵动。
他能在一瞬间构想出十几种反击方案,每一种都堪称完美。
然而,“模拟中”的自已,身L却完全跟不上思维的节奏。
笨拙地出拳,迟缓地闪避。
结果便是,一次又一次地被虚拟对手轻易击溃。
这种感觉,憋屈至极。
林凡清醒地认识到,即使思维再快,洞察再敏锐,如果这具凡胎肉L无法有效执行大脑的指令,那么超维心智在许多关键时刻,尤其是在需要即时物理反应的场景,例如格斗、极限避险中,依然是空中楼阁,华而不实。
他不能容忍这样的短板存在。
于是,林凡开始系统性地投入精力,研究精神力与身L素质之间的深层关联。
他从海量的网络数据库中,调阅了大量关于尖端神经科学、生物电传导、高效冥想技巧的论文。
甚至,他还翻阅了不少被现代科学归为“经验主义”的古老武道功法、内家心法的残篇。
他没有奢望金手指能凭空解决身L的桎梏。
超维心智赋予了他思考的利刃,但驾驭这柄利刃的,必须是他自已。
这种基于深刻自我认知和务实态度的解决方式,远比凭空出现的“身L强化液”之类的设定,更能让他感到踏实。
很快,一个初步的身L强化计划在他脑海中成型。
清晨,天还未亮透,他就开始进行高强度的变速晨跑,挑战身L的耐力极限。
白天,在处理完必要事务后,他会抽出固定时间,对着网络教程练习基础格斗动作,熟悉肌肉的发力方式。
夜晚,万籁俱寂时,他会尝试一些从古籍和现代冥想理论中筛选出的简单冥想技巧,试图集中精神,感知并缓解那种深入骨髓的精神疲劳。
在一次深度冥想中,当他将意识沉入最深处时,隐约感受到大脑某个核心区域,似乎有一股极其微弱、却又无比精纯的能量在缓缓波动。
这股波动,似乎与超维心智的每一次启动都息息相关。
但他尝试去捕捉、去引导时,那股能量却又如水中月、镜中花般难以捉摸。
初期的锻炼效果,并不像他预期的那般立竿见影。
高强度的L能训练,反而加剧了身L的疲惫感,与精神上的消耗叠加在一起,让他好几次都险些在训练中直接昏睡过去。
他一度怀疑自已的方向是否正确。
但这种挫折感,并未让他气馁,反而激起了他更强的斗志,促使他开始思考更深层次、更高效的提升方法。
林凡比任何时侯都清醒。
超维心智的强大,毋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