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影的背景下,挺直而从容。

    如同两艘并肩驶向无尽深空的航船,目标明确,姿态昂扬。

    前方的路,是璀璨的星海。

    而后方被抛下的,不过是宇宙膨胀边缘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

    它曾经存在过,在重力的漩涡中挣扎翻卷,最终,在广阔的星河里,悄无声息地湮灭于亘古的黑暗之中,无声无息,无人在意。

    星轨永续,尘埃落定。

    07

    结局:向着光年之外

    时间,如同脉冲星的信号,穿越两个寒暑。省城天文馆决赛落幕的喧嚣仿佛尚在昨日,但星轨早已延展至更辽阔的夜空。

    国家级学术期刊《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前沿》最新一期的目录页上,一个组合署名吸引了业内新锐的目光:

    [夏栀、陆星河]

    标题简洁有力:《基于动态贝叶斯网络与实测数据的深空掩星小行星高精度追踪预测模型应用与改进》。

    这篇论文,正是根植于那年决赛场上惊艳四座的创新项目,但内容已大为深化、验证体系更完备、预测精度再优化。

    论文引用的实测数据覆盖了全球四个顶级天文台近两年的掩星事件记录,模型的可靠性和前沿价值受到编委高度评价,甚至在业界引发了关于新标准制定可能性的初步讨论。

    当散发着油墨香味的期刊寄达两人手中时,夏栀指尖抚过那坚实温润的铜版纸,指腹下是自己名字铅印的清晰凸起。

    这不是她名字第一次被印在纸上,但却是第一次,如此纯粹地、只代表着她专业能力与贡献的、获得广泛认可的存在证明。

    一股沉甸甸的、扎根于实处的暖流充盈着她的胸腔——不再有丝毫悬浮的、需要他人目光来锚定的不安。她的坐标,已然被自己深植于这片星海。

    数月前的高考放榜,夏栀以优异的成绩,如愿跨入顶尖学府S大的天文学系门槛。

    而陆星河,则在T大的空间物理专业开启新的征程。

    两所顶尖名校虽分处不同城市,但他们在学科交叉领域的高度契合,以及那颗早已默契共赴的星辰之心,让物理上的距离化作了数据流与超算网络可以忽略不计的信号延迟。

    他们的合作,在学术层面早已超越高中竞赛的平台,成为真正探索宇宙未知的同行者。

    物理竞赛全国总决赛的赛场氛围截然不同。没有聚光灯下的演讲台,只有无数张在演算纸沙沙作响中紧绷着的年轻侧脸。

    陈默坐在一片安静的肃杀里,掌心渗出的汗意濡湿了笔杆光滑的表面。面前展开的试卷,不再是游刃有余的疆场,更像一片充满尖啸干扰信号的电磁迷雾。

    脑海中那些原本如精密齿轮咬合的公式链条,总会在某个关键节点,被一个冰冷平静的声音打断——你的‘鞭策’,我都承受不起。

    他甚至开始习惯性地留意考场窗户的方向,似乎在寻找一个早已不存在的身影。

    卷面上最后一道分值最高的实验设计题,他竟破天荒地遗漏了一个重要的背景辐射修正因子。

    当刺耳的收卷铃响起时,看着答题纸上那块刺眼的空白区域,陈默茫然地抬起头。

    天花板上的白炽灯在他瞳孔中炸开一片破碎的光斑,耳鸣嗡嗡作响。

    虽凭借扎实底子最终斩获一枚银牌,获得另一所顶尖名校的降分录取资格,但评审会后一位熟识的教授私下惋惜地拍了拍他的肩:太可惜了,陈默,状态不对啊。最后那道题你明明可以做得更漂亮的……

    这句话像根细针,扎进了他本就不平静的心湖。

    大学开学季的T城秋意渐浓,T大物理系宿舍窗外飘着梧桐叶。

    崭新的宿舍明亮整洁,陈默却觉得这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双强】他否我青春?我踩他成尘简介 >【双强】他否我青春?我踩他成尘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