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242 颁奖礼(2)
    截止颁奖礼前一天,《美丽人生》总共收获了2200万美元的票房,就算是艺术院线的分账比例没有商业片院线那么高,白奎因当初购买北美发行权的1000万美元依然没有回本,就更别提韦德马克映像贴出去的宣传费用和冲奖费用了。

    如果《美丽人生》不能顺利获得最佳外语片的话,后续一个月的票房也就别指望了,还不如及早止损转入家庭娱乐市场,也就是发行录像带和dvd。

    不过,依靠特殊的背景、精巧的叙事和笑中带泪的故事,《美丽人生》赢得了媒体的一致好评和观众的良好口碑。

    而它最主要的竞争对手,米拉麦克斯引进的《中央车站》,虽然也是一部难得的佳片,却无法对取得了绝对优势的《美丽人生》产生威胁。

    一开始米拉麦克斯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去宣传,并且在葡语电台和报纸卖力推广,想要吸引一批葡语人群去观影,充实基本盘。

    但是尽管大家说的都是葡语,但是大部分说葡语的美国观众,由于层次所限,他们却很难对《中央车站》想要表达的“自我放逐之后,再次出发找寻自我认同”的核心理念产生共鸣。

    说白了就是,吃得还不算太饱,难以共鸣。

    他们应该更喜欢白奎因的《速度与激情》,飙车、美女、打斗、枪战。

    于是《中央车站》就变得曲高和寡起来,最终仅仅收获了300多万美元的票房,倒是和该片的拍摄成本差不多。

    学院大概是算到了《美丽人生》必将获奖,于是安排了意大利裔的索菲亚·罗兰颁奖,将噱头做足,希望能够拯救年年下跌的收视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根据尼尔森的预测,今年奥斯卡的收视率可能会跌到35以下,创造历史最低。

    一个说法是,1998年是美国电影“小年”,大家的关注度都被年初的大船给吸引走了,而且顺道消耗了观众买票到影院观影的热情,宁愿在家看dvd。

    要说这dvd啊,确实比录像带的影音效果好,甚至再懒一些的观众,可以在网上下单,等快递将dvd送到自家门口,价格还便宜,一个月包月20美刀,最多同时订购4张dvd光碟,想要一次多看一些,只要稍微加钱就行了。

    进入秋冬之后,美国人,特别是东北部地区的美国人更不愿出门了,改成20美元包月模式的bili已经赢麻了,注册用户爆涨了三倍,再次回到了盈利区间。

    唯一的竞争对手奈飞已经在亚马逊网上书城和bili之间寻求买家了,打算趁着自己还占据一定市场份额,洗洗干净把自己卖了。

    从另一个数据也能说明1998年是个小年。

    五部获得最佳影片提名的电影,只有《拯救大兵瑞恩》的票房不错,在北美获得了2亿美元票房,全球加起来近五亿美元,其他四部全是票房扑街货。

    截止典礼前一天,制片成本超五千万美元的《莎翁情史》的票房只有2300万美元;

    制片成本三千万美元的《伊丽莎白》,票房才2100万美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制片成本5200万的《细细的红线》,票房3060万美元;

    最后一部《美丽人生》,票房2200万美元,虽然是超过了其制作成本,但是韦德马克映像掏出的买断价是一千万美元,这点票房还没回本呢。

    一个大哥面对四个扑街的大奖争夺格局,也难怪普通观众提不起兴趣,在他们看来其他电影和《拯救大兵瑞恩》都不是一个段位的。

    只有从业人士才会从电影艺术的角度去分析影片,而不是唯票房论,否则《我为玛丽狂》也该拿个提名,至少应该给一个最佳女主角的提名,才对得起全球三亿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纽约1995简介 >纽约1995目录 > 242 颁奖礼(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