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230 网络舆论
在毒蛇屋酒吧,就是我们的,多看一会,还能收集到好几个从不同角度作出分析的文章。

    任谁在这样密集的信息“攻击”下,都会不自觉的建立一个认知:“《莎翁情史》是个不配获得奥斯卡提名的烂片,傻子才去电影院看。”

    白奎因并没有在那些学院评委能够看到的“高端”媒体上和哈维斗法,他不在乎《莎翁情史》能够获得多少奖项,他要的是没人愿意掏8美元去影院观看这部电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而攻击发动的时机,就是《莎翁情史》获得提名的时候。

    来自网络的攻击打得哈维措手不及,他习惯在传统媒体和敌人作战,面对网络铺天盖地的“差评”有些不知所措。

    最关键的是,很多地方性的小媒体,这两年来,已经习惯了跟着网络的舆论导向,说白了就是直接抄网上的新闻报道。

    而这些小媒体,却不是米拉麦克斯常年的合作伙伴,没必要为《莎翁情史》粉饰太平,这种有争议的内容,恰恰是他们喜欢的调调。

    在各方的推波助澜下,仅仅两三天,《莎翁情史》的口碑就烂了,票房明显下跌,就连烂番茄的新鲜度也迅速跌入了“腐烂”。

    仅仅三天,到了2月12日,《莎翁情史》的票房下跌了20,本就没多少观众的影院,显得更加稀稀拉拉。

    米拉麦克斯不得不投入大量资源,临时购买版面,请一些名人站台《莎翁情史》,想要说明它获得十项提名是实至名归的,并非依靠钻营和投评委所好。

    不过,到了此时,大部分的美国人,都已经不再关心奥斯卡的提名情况了,因为今天,第二个被正式弹劾的美国大统领,将要面对参议院的100个老爷们的审判。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纽约1995简介 >纽约1995目录 > 230 网络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