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述学习的真正意义。
文章从个人修养写到国家治理,从古代圣贤的教诲联系到当今的现实需要。方君逸结合自己这段时间的经历,对学习二字有了更深的理解。
真正的学习,不仅仅是读书识字,更要在实践中磨练品格,在困境中坚持原则。江墨轩饱读诗书,文章也写得不错,但在利益面前却选择了作弊,这说明他并没有真正理解学习的含义。
方君逸奋笔疾书,洋洋洒洒写了数千字。文章层次分明,逻辑清晰,既有理论高度,又有现实针对性。
三场考试全部结束后,便是漫长的等待。榜单要等十天后才会公布,这期间考生们只能在客栈里焦急地等待结果。
方君逸倒是心态平和,每日除了读书就是在京城内游览。这座帝都的繁华让他大开眼界,也更加坚定了他要在这里立足的决心。
一日,方君逸在街上闲逛时,遇到了几个同样来赶考的书生。他们认出了方君逸,纷纷上前致意。
方兄,听说你揭发了江墨轩的作弊案,真是为我们这些正直的考生出了一口恶气。
是啊,这种败类就应该严惩不贷。
方兄品行高洁,此次必然能够高中。
面对众人的赞扬,方君逸只是谦逊地笑笑:各位过誉了,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
就在这时,人群中传来一阵喧哗。原来是放榜的时间到了,众人纷纷向贡院涌去。
方君逸也跟着人流来到榜前。巨大的红榜贴在墙上,上面密密麻麻写着中举者的姓名。
众人争相查看,有人欢喜有人忧。方君逸没有挤到前面,而是在后面耐心等待。
方君逸!方君逸在哪里忽然有人大声喊道。
众人纷纷让开一条路,方君逸疑惑地走向前去。
恭喜方公子,您是这次的状元!
什么状元
方君逸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快步走到榜前,仔细查看,果然在最显眼的位置看到了自己的名字。
第一名:方君逸
第二名:李明轩
第三名:张文昭
......
围观的人群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一个寒门子弟能够高中状元,这在京城传为佳话。
更重要的是,方君逸在考试前还经历了那样的风波,最终却能够力压群雄,更加显得难能可贵。
方状元,您有何感想有人问道。
方君逸平静地说道:十年寒窗不负心,一朝金榜慰平生。但是,功名只是起点,不是终点。我希望能够用自己的才学为国为民做些实事。
众人再次鼓掌,对这位新科状元的品格更加钦佩。
当天晚上,王尚书亲自前来祝贺。
方状元,老夫果然没有看错人。你的三篇文章都堪称佳作,特别是那篇策论,见解独到,必将流传后世。
多谢王大人栽培。方君逸恭敬地行礼。
不必客气。明日你就要入宫面圣,有什么不懂的尽管问我。
第二天,方君逸穿上崭新的状元服,在众官员的陪同下进入皇宫。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见到皇帝,心中既兴奋又紧张。
皇帝看上去四十来岁,面容威严但不失和蔼。
方君逸,朕听说你在考试前还揭发了作弊案,可有此事
回陛下,确有此事。
很好。朕最恨的就是这种败坏科举制度的行为。你能够坚持原则,实属难得。皇帝满意地点头,朕决定,封你为翰林院修撰,专责整顿科举制度。
谢陛下隆恩!
从皇宫出来后,方君逸深深地呼了一口气。从今天开始,他就是朝廷命官了,肩上担负着整顿科举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