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她笑了:你是唯一一个拒绝奢侈品代言的人。
我说:我不是不想赚钱,我只是想先站稳脚跟。
她点头:你比很多艺人都清醒。
接着,我开始尝试拍戏。
不是什么大制作,是一部校园短剧,讲述的是高中生面对家庭压力时的心理挣扎。
我在剧中饰演男主角林然(没错,还是我自己),一个看似阳光开朗,其实内心藏着伤痛的学生。
导演第一次看我试镜的时候,眼神都亮了:你演得太真实了,好像真的经历过这些事。
我笑了笑:可能因为……我真的经历过吧。
这部剧播出后反响出奇的好。
评论区有人说:
林然的表演没有一丝刻意,像是在讲自己的故事。
他让我想起了自己高中时候的某个朋友。
他不是演员,他是我们青春的代言人。
我看到这些评论的时候,心里有点酸。
也许,这就是我想做的事。
不是成为被追捧的明星,而是成为一个能让别人产生共鸣的人。
与此同时,我也开始了直播。
但不是那种带货或者整蛊类型的,而是倾听直播间。
每周三晚上八点,我会开一场直播,主题只有一个:聊聊你的烦恼。
一开始没人看好这种形式。
经纪人劝我:观众喜欢看热闹,不喜欢听别人哭诉。
我说:可总有人需要一个能倾诉的地方。
结果第一场直播,就有十几万人在线。
有人在弹幕里说:爸妈总说我没用,但我只是想画画。
也有人说:我得了抑郁症,但不敢告诉任何人。
还有人说:谢谢你愿意听我说这些。
我坐在镜头前,认真地听着每一个人的声音。
有时候我会回应几句,有时候只是安静地听。
那一晚,直播间的氛围很温柔,像是一群陌生人围坐在篝火边,彼此取暖。
结束直播后,我收到一条私信:
林然,谢谢你在听我说话。今晚是我最近最轻松的一次呼吸。
我看着这条消息,眼眶有点热。
那一刻我忽然明白:
我不是为了红才活成这样,我是为了让更多人活得更好。
于是,我开始做更多的事。
我成立了一个青少年心理互助组织,叫林然有话说,专门帮助那些有情绪困扰的年轻人;
我还和学校合作,开设了一门关于自我表达与心理健康的选修课;
甚至有一次,我收到了一封来自偏远山区孩子的信:
林然哥哥,我看了你的直播,第一次有人跟我说‘你可以不一样’。我现在每天都在努力学习,希望有一天也能像你一样勇敢。
我把这封信贴在了我的社交账号上,配文只有一句:
不是所有人都能被看见,但每个人都有权利被听见。
那天,我的粉丝破千万了。
但比起数字,我更在意的是——
我是不是真的在做一些值得骄傲的事。
而答案是肯定的。
因为我已经不再是那个躲在角落里的社畜,也不是被世界推着走的万人迷。
现在的我,是一个能影响别人、也能掌控自己命运的人。
我站在舞台中央,灯光打在我身上。
台下掌声雷动。
主持人问:林然,你现在已经是国民老公了,下一步你想做什么
我笑了笑,说:我想继续做真实的自己。
台下欢呼声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