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03章 组电台探情报,巾帼出英雄
敌特故意摆放在那里引你上钩的钓饵。

    买现成的是断然不行了,惟一的办法就是用零部件组装。可购买电台发射器材的零部件,也必须格外小心,也要处处提防识别,看是否门外有狗。这同样是一着险棋,稍有不慎,则会满盘皆输。

    吴荣森深知这任务的分量和重要。

    零碎出击,他今天东镇买一种,后天西镇买一件,倒过来再去四方凑一件,返回来再去市场三路美国货小摊上买点,就这样,今天买一家货铺,明天再换一家货铺。还让姐姐、姐夫协助购买,零打碎敲地一件件一点点地往一起拼凑,日集月累聚沙成塔。同时,购买电台零部件需要一大笔钱,决不是个小数目,而当时所需经费短缺,大部分钱需自筹。吴荣森就从个人和家庭的微薄收入中抠,还多次厚着脸皮向姐姐借。

    吴瑞爱不愧为一位好姐姐。地下电台筹建初期,倾注了她的大量心血,她为弟弟冒着风险购买零部件,大部分建台资金也来自她和丈夫的支援。电台组装试验期间,也得到了她多方面的帮助,她以在阳台上晒衣服作掩护,帮助弟弟架线、撤线,多次让红色的电波,顺利传递给解放区的领导机关。

    姐姐,人类母性的化身。

    中共青岛地下电台,将永远铭记这位勇敢女性的无私与贡献。

    青岛人民将永远记住这位贤慧女性的名字——吴瑞爱。

    1948年10月。地下电台开始启用。

    吴荣森用这台自己亲手组装起来的电台,同解放区的机关台试联成功,从那时候起,一条红色的电波,冲破黎明前的黑暗,腾跃在青岛的上空,巧妙地与敌人周旋着。

    中共青岛地下电台领导小组成员有吴荣森、黄振远和徐宝光三人,吴荣森任组长兼报务和译电,黄振远和徐宝光担任电台保卫及市内联络工作。

    地下电台启用后,为确保电台安全,中共青岛市委决定:电台只拍发密码情报,有关工作指示或报告一般不使用电台,而由专门交通传递。

    由于青岛市委机关都是通过胶东区委统战部的电台与地下电台进行联系,胶东区委统战部负责人吴若岩对地下电台也十分关心,并对地下电台的安全和技术问题作了具体指示,告诫地下电台的同志们,要警惕敌人的空中侦测破坏,建设增设几个备用的台址,以便同敌人周旋。还要防止敌人故意断电或因缺煤停电,建议添置直流电机,以备万一。

    领导的关怀和指导,提高了地下电台同志们的警惕性和应变能力。这些,在后来的斗争中都得到了验证。

    另外,胶东区党委统战部还决定,归胶东区委统战部地下工作者刘萍负责联系的几个地下小组的情报,也改由地下电台拍发。与胶东区委统战部地下情报组织接关系,由黄振远和徐宝光两位同志,以古川、古良为代号,进行接头联络转递情报。

    历史的车轮驶进了1949年。

    国民党青年军二○四师调往上海。

    紧接着,方本壮率部起义,“黄安”舰起义,这一连锁反应,引起国民党青岛当局的高度警觉,使青岛处于一场大裂变之前的紧张气氛之中。

    为了扩充兵员,作垂死挣扎,青岛的各国民党驻军,开始了疯狂的抽丁抓兵。一时间,鸡飞狗跳,伴着惊心的枪声,打破了青岛外围各乡村的安谧。鸡叫狗吠声,夹带着孩子的惊叫、老人的喝斥及关门的咣啷声,国民党匪兵的叫骂以及妇女的哭喊声,交汇成一片悲鸣凄绝的画面。霎时间,青岛这座美丽的城市,蒙上了一层恐怖的阴影。

    抓兵是先从乡下开始的,后来延伸到了市内,国民党各部驻军拦路抓兵,几乎到了疯狂的程度,连有一些未成年的中学生也被抓去当了兵。

    为了确保地下电台的安全,电台小组为避免发生意外,决定启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决战青岛:解放战争档案简介 >决战青岛:解放战争档案目录 > 第03章 组电台探情报,巾帼出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