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6章 太子的首胜
一旦他有异动,朝廷大军朝发夕至,便能迅速将其平定。这看似简单的封地安排,实则是一招精妙绝伦的制衡之棋,尽显帝王权谋。

    尾声

    永乐十五年初春,料峭寒意仍裹挟着大运河的水波。

    波光粼粼的大运河上,一艘雕梁画栋的楼船缓缓前行,一路北上,惹得河面上的人们纷纷举目眺望,小声议论。

    朱漆栏杆上凝结的露水顺着螭纹雕刻蜿蜒而下,宛如汉王朱高煦心底未干的泪痕。

    朱高炽枯坐在舱内,手中的青花瓷酒杯映着晃动的水光,可杯中的酒液过了许久却依然分毫未少。

    “看来,本王不得不离开南京,不得不离开太祖高皇帝的皇陵所在地。”朱高煦的声音混着船舷外滔滔不绝的水声,像是从胸腔最深处挤出来的叹息。

    朱高煦凝视着杯底,那里倒映着自己扭曲的面容,昔日在南京城呼风唤雨的威风,此刻都化作水面上破碎的孤影。

    汉王妃韦雪清倚着雕花窗棂,黯然神伤。

    她那双曾令无数人惊艳的丹凤眼,此刻蒙着层细密的薄雾,萦绕着难以言喻的哀伤和不甘,国色天香的面容上也笼罩着挥之不去的落寞与阴霾。

    为了缓解丈夫的愁绪,韦雪清强打起精神,用带着几分戏谑的口吻说道:“看来,臣妾这辈子是不可能用正当手段当上皇后了。”

    眼看朱高煦没有反应,她轻轻拨弄鬓边金步摇,故意换了个思路调侃道:“实在不行,你呀干脆就去学学你的三弟,去当个富裕闲散王爷,痛痛快快潇潇洒洒花天酒地过一辈子,反正我又拦着你纳妾。”

    “不要,不要!”朱高煦突然剧烈摇头,杯中的酒泼洒在绣着金线的衣襟上。

    他猛地起身,腰间两枚玉佩互相撞,在腰间发出清脆声响,“我怎能像那庸碌之辈般虚度此生?太祖皇帝的基业父亲打下的万里锦绣山河,怎能不让人留恋?君临天下、威加宇内,哪个大丈夫不会心驰神往……”

    话音戛然而止,汉王朱高煦出神地望着南京城的方向,恐怕自己此生再也看不见的南京城墙了,恐怕自己没几年就会被大哥关进大牢,做了阶下囚。

    想到这儿,朱高煦的喉间泛起苦涩——那些关于皇位的宏图,终究要被他亲手埋葬在这片承载着大明荣耀的土地上。

    与此同时,紫禁城内却是另一番光景。

    朱高炽正在花园的青石小径上缓步而行,昔日臃肿的身形已不复存在。经过名医调理与合理膳食搭配,如今减重后的他依然恢复了健康的身形。

    此刻朱高炽身着一袭月白色常服,腰间玉带松松束着,步履间竟透出几分英气。

    回到太子宫,朱高炽对镜细望,铜镜里自己的面容已然褪去了赘肉,眉眼间隐约可见朱棣年轻时的几许风采。

    京郊的演武场上,朱棣负手立在检阅台上,看着自己的“好圣孙”朱瞻基练习骑射。少年朱瞻基挽弓如满月,箭矢破空而去,惊起几只白鸽。

    “全部正中靶心!”

    朱棣微笑着听取小太监的汇报,太子虽然依旧不善骑射,可自己的孙子朱瞻基却在骑射上大展身手,更是在领兵打仗、排兵布阵上展露出异乎常人的天赋,这让朱棣感受到大明帝国后继有人,让他感到无比欣慰。

    近来,朱棣开始越发频繁地将政务交予太子处理,自己则腾出手来用大量时间亲自教导皇孙朱瞻基排兵布阵,教育他如何带兵,如何打仗。

    那些曾被猜忌的阴霾正随着朱高炽的蜕变而逐渐消散。

    然而,平静的宫墙下暗流仍然涌动。

    掖庭一处偏僻角落,两个小太监围坐在火盆旁,他们的袖口都藏着汉王赏的银票,跳动的火苗映着他们鬼鬼祟祟的神情。

    一座破败的冷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简介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目录 > 第16章 太子的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