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灰烬深处,暗流涌动
”林宇分析道,“更像是某种……定向的、通过非常规介质传输的信息流。比如,植入在体内的通讯模块,或者通过城市的光纤网络、电力线甚至电磁场本身进行的高频跳跃式传输。”
“植入式通讯模块?”苏瑶低声重复,脑海中浮现出“oga项目”那些被改造的受害者,“难道‘夜影’本人……也是通过某种非人的方式与组织联系?或者,他甚至不是一个纯粹的‘人’?”
这个猜测令人不寒而栗,但也符合“夜影”一直以来的神秘形象——一个无形、无处不在的操控者。如果他能以这种方式存在和通讯,那他们之前所有的追踪手段都可能失效。
除了信号,设备还记录了基地内部捕捉到的零星数据片段,一些是电磁环境的监测,一些是短促的能量脉冲,还有一些,是疑似内部通讯的加密残片。这些残片虽然无法破译内容,但能显示出通讯的频率和模式。
“你看这里。”林宇指着几个特别高频、模式异常的数据流,“这些可能就是‘oga项目’实验进行时的环境反馈,或者更高级别成员之间的内部交流。”
这些冰冷的数据流,与受害者们破碎、恐惧的描述形成了鲜明对比,却又相互印证。
“医生……戴着面具……”
“打针……很疼……”
“嘶吼声……从里面来……”
这些片段描绘了一幅恐怖的画面——一群失去自我的人类,在遭受非人折磨,而幕后的人,戴着面具,冷酷地进行着某种实验。
苏瑶想起那个颤抖着画下的扭曲符号。她尝试在设备的数据库中搜索类似的视觉信息(设备有简单的图像捕捉功能),在基地内部的角落和一些设备上,她确实找到了那个符号的印记。
>
“那个符号,不仅仅是标记。”苏瑶看着屏幕上的符号图像,以及设备捕捉到的与其相关的微弱能量波动,“它可能还带有某种……技术或精神层面的含义。组织成员对它表现出的敬畏,不仅仅是对权力的服从,更像是对一种信念、一种图腾的狂热。”
林宇将所有线索拼凑起来:
设备信号:
“血刃”有明确的逃离方向,能力出众;“夜影”的信号异常,可能采用高科技或非人方式通讯,其位置更难捉摸,可能提前预备了逃生路径,或者根本不在基地核心,而是远程操控。
受害者证词:
“oga项目”涉及残忍的活体实验,将人类转化为某种“产物”。受害者经历了极度痛苦和精神创伤。
神秘符号:
贯穿组织的标记,可能具有技术、精神或象征意义,代表组织的信念或图腾。
行动结果:
摧毁了一个重要据点,救出部分受害者,付出了惨重牺牲。但核心人物和更庞大的阴谋并未触及。
分析得出的残酷现实:
1
据点功能确认:
地下基地是“暗影计划”进行“oga项目”活体实验的关键场所。
2
“oga项目”性质升级认知:
这不是简单的绑架案或人体贩卖,而是大规模、系统性地对人类进行某种扭曲的改造,其目的可能远超想象,指向对生命本身或社会结构的操控。这与大纲中提到的“重塑秩序”的目标开始关联。
3
威胁规模远超预期:
“夜影”和“血刃”的逃脱,特别是“夜影”展现出的未知技术和隐秘性,表明“暗影计划”的势力、技术实力和核心层级远高于他们此前的评估。这次摧毁的只是冰山一角,可能还有更多类似的秘密基地。
4
追捕难度指数级上升:
如何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