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71章 北狩
    盛京皇父摄政王多尔衮的大帐之内,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海面。那封来自盛京、盖着皇太后布木布泰印玺、措辞强硬命其即刻班师回朝的密诏,如同冰冷的铁钳,狠狠扼住了多尔衮的咽喉,也打乱了他所有南征朵颜三卫、借机树威立功的盘算。

    “太后……这是要干什么?!”

    多尔衮将那封密诏揉成一团,狠狠掷在地上,眼中充满了怒火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疑惧。

    一旁的肃亲王豪格,见状却是幸灾乐祸,阴阳怪气地说道:“皇父摄政王息怒。太后召您回京,想必是京中必有天大的变故,非您亲自坐镇不可啊!这朵颜三卫的小事,何足挂齿?”

    他巴不得多尔衮在盛京的权力受到挑战。

    多尔衮冷冷地瞥了豪格一眼,没有理会他的挑衅。他心中,早已是波涛汹涌!他再次想起了当年皇太极猝然离世,自己手握两白旗精锐,距离那至尊之位仅一步之遥,最终却因种种顾忌,选择了拥立年幼的福临,自己屈居摄政王之位。这个决定,到底是对是错?他此刻,第一次产生了如此强烈的怀疑!

    他忧虑,布木布泰那个看似柔弱、实则极有心计的女人,在福临小皇帝日渐长大之后,是否会逐渐摆脱自己的控制,开始独断专行?他也忧虑,朝中那些以代善、济尔哈朗为首的、依旧拥立豪格的保守势力,是否会趁此机会,再次发难?他原本计划通过一系列铁腕改革,来进一步集权,削弱这些反对势力的影响,但如今……这些改革计划,恐怕都要因此而迟迟无法推进了!

    “罢了!”

    多尔衮最终还是强压下心中的不甘与怒火,他知道,无论如何,盛京,他必须立刻回去!“传我将令!”

    他对着帐外吼道,“大军暂缓南进!本王……即刻班师回朝!”

    随即,他又召来了自己的亲弟弟,豫亲王多铎:“多铎!本王回京之后,这征讨朵颜三卫之事,便全权交由你负责!我留给你五千正白旗精锐,以及所有已归附的蒙古各旗、汉军旗兵马,皆归你调遣!务必……给本王将那乌尔迈老贼,生擒活捉!提其首级,回盛京献捷!”

    “臣弟遵命!”

    多铎慨然领命。

    豪格在一旁看着,心中更是猜疑不定,暗道这多尔衮即便是回京,也不忘将这征伐之功,留给他自己的兄弟,真是……独断专行!他眼珠一转,立刻对自己麾下的心腹将领图尔格使了个眼色,低声道:“图尔格,你率本部兵马,‘协助’豫亲王。给本王……盯紧了他们的动向!”

    他要暗中监视多铎,以免其独占功劳,甚至……另有所图。

    然而,豪格这些自作聪明的小动作,又岂能瞒得过多尔衮的耳目?多尔衮早已在豪格身边安插了探马眼线,对其图谋,了如指掌。他只是冷笑一声,并未点破,心中却已暗下决心,待回京之后,定要好好“敲打敲打”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侄儿!一场围绕着大清国最高权力的暗流,已然汹涌。

    ----------

    就在关外大清国因为一纸密诏而风云突变、权斗升级之时,千里之外的北京紫禁城后宫之内,却是一片相对安稳与肃静的景象。

    自崇祯皇帝雷霆震怒、杖毙八名反对其纳哈达托娅为妃的官员之后,整个朝堂内外,再也无人敢对此事多言半句。而中宫周皇后,凭借其母仪天下的端庄得体和皇帝的信任,也将后宫治理得井井有条。各宫妃嫔虽然也难免会有争风吃醋之心,渴望得到皇帝的宠幸,但在如今这个国运未定、陛下又展现出酷烈手段的敏感时期,大多都选择了谨言慎行,不敢轻易生事,以免触怒龙颜,招来祸端。

    新晋的柔贵妃哈达托娅,在经历了最初的惊恐、不甘、以及被袁贵妃“点拨”之后,也渐渐开始适应这深宫内院的生活。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启明1644简介 >启明1644目录 > 第271章 北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