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烽烟又起
崇祯十八年初夏,紫禁城内,一扫往日的阴霾与肃杀,破天荒地洋溢着一股浓郁的喜庆气氛。原因无他——中宫周皇后,在经历了十月怀胎之后,终于为大明王朝,为崇祯皇帝,诞下了一位健康的皇子!这是朱铭穿越之后,与周皇后所生的程,一一仔细审阅,甚至还增添了不少“规矩”。这让许多人心中不由得开始犯嘀咕:难道……这位行事莫测的陛下,又要有什么新的盘算了?
----------
然而,这宫中的喜庆氛围,尚未持续几日,便被一封来自山东登莱的八百里加急军情奏折,彻底打破!
这一日,崇祯皇帝刚刚陪着周皇后用过午膳,安抚了因皇后将更多精力放在新生皇子身上而略感失落的长平公主,正准备返回东暖阁处理政务。忽然,他身边的贴身太监李春,脸色煞白地从外面快步走了进来,手中捧着一份插着令箭的奏疏。
“陛……陛下!”
李春的声音带着几分颤抖。
他身后,还跟着一名同样神色慌张的小太监王安,正是负责在外廷与内廷之间传递紧急军情之人。王安方才本想直接将这份“十万火急”的奏疏呈给皇帝,却被刚刚从坤宁宫出来的李春拦了下来。李春知道皇后娘娘刚刚诞育皇子,陛下这几日心情极好,实在不愿因边疆的“小事”而搅扰了圣驾的雅兴。但王安却深知这份军情之紧急,苦苦哀求,甚至不惜跪地磕头,才终于说服了李春,由他代为向陛下禀报。
崇祯看着李春和王安那副惊慌失措的模样,心中便是一沉!他知道,定然是出了天大的事!他接过奏疏,只见上面赫然写着“山东登莱总兵杨御藩八百里加急奏报”!
杨御藩?!登莱?!难道……
崇祯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他迅速展开奏疏,目光如电般扫过上面的文字!
“……原登莱总兵陈洪范,心怀怨望,纠集旧部,于日前占据蓬莱水城,公然起兵反叛!其党羽张严亦率盐枭匪众,袭扰地方,屠戮官民!……据俘获之叛党供称,陈洪范此番作乱,竟……竟已暗中勾结关外建奴,欲引清兵入关,割据登莱!……臣杨御藩虽已率部抵达,然登莱地区兵备废弛,人心浮动,叛军势大,又恐有建奴接应,局势……万分危急!恳请陛下速发援兵,并定夺大计!……”
“砰!!”
崇祯猛地一拍御案,那坚硬的梨花木桌面,竟被他生生拍出了一道裂痕!他脸色铁青,双目圆睁,胸中怒火熊熊燃烧!
“陈洪范!张严!好!好得很!!”
他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这几个字,“一群目无君父、狼心狗肺之徒!朕待他们不薄,竟敢……竟敢勾结建奴!引狼入室!反心已露!罪无可赦!!”
他猛地站起身,在暖阁内来回踱步,如同暴怒的雄狮!“小小的登莱!几个跳梁小丑!在朕的眼皮子底下,也敢翻天不成?!”
----------
这突如其来的惊天剧变,让整个东暖阁的气氛,都凝固了!
恰好在此时,闻讯赶来的内阁次辅蒋德璟,见皇帝震怒,连忙上前一步,躬身奏道:“陛下息怒!登莱之事,虽属突然,然亦非不可收拾!臣请旨,即刻召集内阁六部及在京勋贵武将,共同拟定平叛章程,务必……”
“不必了!”
崇祯猛地打断了他,语气冰冷而不容置疑,“此事,何须内阁会商?!朕……早有定议!”
他绝不会再给那些文官们互相推诿、拖延误事的任何机会!
他当即便下达了一连串雷厉风行、充满了杀伐之气的旨意:
“传朕旨意!命山东副将张存仁、兖州参将牟文举,各率本部最为精锐之兵马,即刻启程,火速赶赴登莱地区!归三屯营总兵杨御藩节制!协同平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