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24章 家境贫寒
    关锁约莫二十五岁,肤色黝黑,身形瘦削。

    因家境贫寒,关大娘早年生育的孩子大多因病无钱医治或先天营养不良未能存活,直到四十多岁时才有了关锁。

    林建设觉得关锁给人的印象沉稳可靠,是个吃苦耐劳的人。

    林建设简单介绍了养殖场的基本工作流程,问关锁能否胜任。

    关锁用手势表示意愿,但林建设没明白,便示意他若同意就点头。

    关锁听懂后立即点头,林建设于是带他去了养殖场。

    林建设让王港带领关锁熟悉养殖场环境,并讲解工作流程及上下班时间。

    为避免日后关锁与员工交流障碍,林建设召集大家开会讨论解决方案。

    最终决定采用点头和摇头的方式进行沟通。

    林建设了解到关锁读过小学,会写常用汉字,这将有助于日后书面沟通。

    起初,其他员工与关锁的交流仍有些不便,尽管关锁能听见,但他的表达有时让人难以理解。

    关锁写字简单,有些字还不会写。

    渐渐地,他融入了养殖场的员工群体,沟通也越来越默契。

    大多数情况下,同事们能明白他比划的意思,即便他写的字模糊不清,日常工作中也培养出了默契。

    其他三位同事大致能理解他的意图,关锁平时勤劳肯干,到养殖场后更努力。

    林建设从未见他偷懒。

    尽管关锁不会说话,却成了林建设得力助手。

    四合院里议论纷纷,因林建设雇佣关锁之事传开,有人质疑为何不雇佣更多健康人。

    一对三十多岁的夫妇尤为不满,妻子王红性格尖锐,对他人总是挑剔。

    得知关锁被安排到养殖场工作,她十分眼红,质问邻居牛玲:“林建设自己租房子住,还有钱办厂子、雇关锁,家底肯定不少。”

    王红心里不服,继续说道:“我们跟那残疾儿子相比差什么呢?今晚就去问个明白。”

    牛玲见王红蛮不讲理,懒得与其多费唇舌,找个借口回屋准备做饭,不再理会她。

    而院里的王红和牛玲却不知,于海娟正站在自家窗户旁,听到了二人的谈话。

    于海娟心想,等林建设回来后再商讨应对之策。

    无论如何,养殖场即使缺人也不会聘用这对夫妻。

    回到家中,王红便与丈夫刘山商议晚饭后去林建设家,打算提出想在他家养殖场工作的事宜。

    刘山虽不是省事的人,但吃过饭后两人还是低声交谈了一阵。

    这时,林建设也从养殖场回到了家。

    刚进屋,于海娟就将今天听到的情况告诉了他。

    林建设听完后表示无需担心,一切交给他处理。

    然而,还没等他们想好对策,就听到门外传来脚步声,原来是王红和刘山来访。

    于海娟开门后,王红和刘山笑容满面地寒暄起来。

    于海娟觉得无话可说,只能敷衍回应。

    倒是林建设显得从容自若,直接询问二人来访的目的。

    王红和刘山互相看了看,嘴角带着怪笑,刘山轻轻推了下王红示意她开口。

    王红不情愿地笑着问道:“听说你最近雇用了关大娘的儿子关锁?”

    林建设回答道:“是啊,你消息倒是挺灵通的,是从哪儿听说的?”

    王红告诉他是从邻居牛玲那里听到的。

    林建设继续问王红:“那你有什么事情?”

    王红直言相告。

    她说:“你看关锁那样有残疾的人,你们都请他去你们的养殖场工作了,我和刘山都是健全人,你看看能不能也给我们两个一个机会?”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四合院:从被坑到镇压全场简介 >四合院:从被坑到镇压全场目录 > 第124章 家境贫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