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这不对劲...我喃喃自语,本能地举起相机。通过长焦镜头,我看到那颗流星并非燃烧的太空岩石,而是一个发光的几何体,正以不可思议的角度改变飞行轨迹,直直朝我飞来。
第1章
流星之变
珠穆朗玛峰大本营的夜晚冷得刺骨。我裹紧租来的羽绒服,抬头望向那片地球上最纯净的星空。海拔5200米的高度让群星格外明亮,仿佛伸手就能触碰。
陈默,你确定要在这里守一整晚同行的摄影师小李搓着手问道,天气预报说今晚有云。
英仙座流星雨峰值就在今晚。我调整着三脚架上的相机,就算有云也值得等。
作为一名科幻作家兼业余天文爱好者,我花了两年积蓄才来到珠峰脚下。不仅为了采风,更为了亲眼目睹这场号称本世纪最壮观的流星雨。据NASA预测,今晚每小时将有超过200颗流星划过天际。
小李摇摇头,钻进了帐篷。我理解他的选择——零下二十度的寒风不是每个人都能忍受的。但对我而言,这种孤独感正是创作的养分。
凌晨1点27分,第一颗流星划过天际。我屏住呼吸,手指悬在快门线上。接着是第二颗、第三颗...很快,整个天空仿佛被点燃,无数光痕交织成一张璀璨的网。
我完全沉浸在眼前的奇观中,直到注意到一颗与众不同的流星。它不像其他流星那样转瞬即逝,而是持续发着蓝光,并且...似乎在变大
这不对劲...我喃喃自语,本能地举起相机。通过长焦镜头,我看到那颗流星并非燃烧的太空岩石,而是一个发光的几何体,正以不可思议的角度改变飞行轨迹,直直朝我飞来。
恐惧攫住了我的喉咙。我想跑,但双腿像生了根。蓝光越来越近,最后笼罩了我的整个视野。一阵尖锐的耳鸣后,世界陷入了黑暗。
第2章
陌生的苏醒
刺眼的白光迫使我睁开眼睛。我躺在一个狭小的舱室内,四周是陌生的金属墙壁。头痛欲裂,仿佛有人用锤子敲打我的太阳穴。
陈工程师,你终于醒了。一个女声从右侧传来。
我艰难地转头,看到一位穿着蓝色制服的中年女性正盯着面前的显示屏。她胸前的徽章上写着中国国家航天局。
我...这是哪里我的声音嘶哑得不像自己。
女性惊讶地看了我一眼:广寒宫三号指令舱啊。陈默,你没事吧刚才的电磁扰动影响了全船系统,但医疗扫描显示你没有受伤。
广寒宫三号那不是中国计划中的登月任务吗但据我所知,至少要十年后才可能实施。我低头看自己,同样穿着印有国旗的航天服,手腕上戴着陌生的智能终端。
我需要检查你的神经反应。女性拿出一个笔形装置,跟着光点移动眼球。
我机械地配合着,大脑却在飞速运转。要么我疯了,要么...我穿越到了未来那个蓝色几何体是什么某种时空传送装置
刘医生,队长要全体人员到控制室集合。舱门滑开,一个瘦高的年轻男子探头说道。他的目光落在我身上,陈工能走动吗
应该没问题。被称作刘医生的女性回答,只是短暂意识丧失,没有脑震荡迹象。
我强迫自己站起来,跟着两人穿过狭窄的通道。每一步都让我更加确信这不是梦——金属墙壁的冰冷触感,空气中特有的航天器气味,还有失重环境下轻微的漂浮感。
控制室里已有三人等候。站在中央的中年男子肩膀宽厚,眼神锐利,一看就是领导者。
全员到齐。他说,刚才的电磁脉冲持续了17秒,所有系统都受到了干扰。赵岩,报告损伤情况。
主计算机自动切换到了备份系统,一个戴眼镜的技术员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