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脏腑的新认识,大胆推测,患者可能是肠道有热结,导致气血不畅。
他走到师傅身边,犹豫了一下,还是鼓起勇气说道:师傅,我觉得这位大哥可能是肠道热结,气血不通。或许可以在原药方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清热泻火、通利肠道的药物。刘善济看着王清任,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还是点了点头:你可以试试,但要谨慎用药。王清任得到师傅的许可,立刻兴奋地跑到药房,精心挑选药材,仔细调配剂量。他一边抓药,一边在心中默默盘算着每一味药的功效:大黄能泻下攻积,芒硝可润燥软坚……
药煎好后,王清任亲自端到患者面前,小心翼翼地说:大哥,这药您趁热喝,喝了应该会舒服些。患者微微点头,接过药碗,一饮而尽。接下来的时间里,王清任一直守在患者身边,眼睛紧紧盯着患者的表情,心中既紧张又期待。过了一会儿,患者紧皱的眉头渐渐松开,长出了一口气:嗯,肚子好像没那么疼了。王清任心中大喜,但仍不敢放松警惕。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的大便逐渐通畅,腹痛也越来越轻。刘善济看到这一幕,对王清任的大胆尝试和准确判断大为赞赏,拍了拍他的肩膀说:清任,做得好!继续保持这份探索精神,医学之路还长着呢。王清任听后,心中充满了喜悦和自豪,同时也更加坚定了他探索医学奥秘的决心。
3
行医四方
质疑传统医说
随着医术的日益精湛,王清任心中那颗渴望见识更广阔世界、验证自己医学见解的种子开始生根发芽。他毅然决定离开师傅,背着那装满草药和医书的药箱,踏上了行医四方的征程。他的身影穿梭在直隶的大街小巷、乡村城镇,每到一处,便如同一位播撒希望的使者,开设临时医馆,为当地百姓诊治疾病。
在行医过程中,王清任仿佛进入了一个医学的奇幻世界,遇到了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病症,也见识到了不同地域独特的医疗习惯和方法。然而,他发现,许多医生在治疗疾病时,就像被无形的绳索束缚住了手脚,往往一味遵循传统的医书和经验,不敢越雷池一步。但王清任凭借着自己对人体脏腑的独特认识,常常打破常规,采用一些与众不同的治疗方法,而这些方法屡屡取得令人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有一次,王清任来到一个偏远的村庄。刚一进村,他就感受到了一种压抑的氛围。村里许多孩子都患有一种奇怪的病症,面色如同黄土般发黄,身体极度消瘦,仿佛一阵风就能将他们吹倒,然而腹部却异常膨大,与纤细如柴的四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地的郎中们按照传统的方法治疗,诸如健脾开胃、消食化积等,却始终不见成效,孩子们的病情愈发严重,家长们心急如焚,却又无计可施。
王清任立刻挨家挨户地走访,仔细为孩子们诊断。他轻轻握住一个孩子的小手,为他把脉,一边观察孩子的面色、舌苔,一边轻声询问孩子的症状和日常饮食起居。经过一番详细的诊断,王清任陷入了沉思。他认为这些孩子是由于脾胃虚弱,导致水谷精微无法正常运化,从而出现了这种虚实夹杂的病症。传统的治疗方法只是单纯地补脾或消积,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
王清任决定打破常规,采用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他对孩子的家长们说:各位乡亲,孩子们的病不能再按以前的方法治了。我想用健脾和胃、消积导滞同时进行的办法,再加上饮食的调理,应该能治好孩子们的病。但这需要大家的配合,不知你们信不信我家长们看着眼前这位年轻却充满自信的医生,虽然心中还有些疑虑,但在绝望中也只能选择相信他。
王清任开始为孩子们精心调配药物,他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仔细调整药方的剂量。在抓药时,他一边挑选药材,一边向旁边帮忙的村民讲解每一味药的作用:这白术能健脾益气,山楂可消食化积,二者搭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