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场激烈的打斗在小岛上展开。海浪的轰鸣声、兵器的碰撞声、士兵的喊杀声交织在一起,震耳欲聋。柳长青的刀法刚猛有力,每一刀都带着千钧之力,他的动作快如闪电,在敌群中穿梭自如。他的亲信们也个个身手不凡,与他并肩作战,奋力抵抗着敌人的进攻。
一名士兵举着长枪向柳长青刺来,柳长青侧身一闪,躲过了这一击,同时手中长刀一挥,直接砍断了长枪。他顺势一脚踢在士兵的胸口,将其踢飞出去。另一名士兵从背后偷袭,柳长青听到身后的风声,迅速转身,刀光一闪,那士兵的手臂瞬间被砍伤,惨叫着倒在地上。
战斗愈发激烈,柳长青的体力也渐渐不支。就在这时,他看到远处海面上出现了一艘熟悉的船只
——
是郑和派来支援的宝船。他心中一喜,精神大振,高声喊道:援军来了,大家坚持住!
士兵们听到喊声,顿时慌乱起来。柳长青趁机发动猛攻,带领亲信们杀出一条血路,成功将证据带上了宝船。
回到宝船后,郑和立即在
舰载法庭
上对亚烈苦奈儿的阴谋进行了审判。柯枝王和古里使臣纷纷出庭作证,费信也拿出了自己所著的《星槎胜览》,其中详细记录了锡兰山国的情况,有力地证明了郑和的清白。面对铁证,亚烈苦奈儿仍百般抵赖,但他的狡辩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郑和不再犹豫,他一声令下,宝船舰队迅速包围了锡兰山国的王宫。周满、王贵通等将领率领士兵冲进王宫,与锡兰山的军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王宫内外,喊杀声震天,刀光剑影闪烁。亚烈苦奈儿亲自披挂上阵,试图抵抗,但他的军队早已军心涣散,根本不是大明军队的对手。
在一场力量悬殊的较量中,亚烈苦奈儿最终被擒获。他的王冠掉落,金缕袈裟也被鲜血染红,狼狈不堪。郑和看着被押到面前的亚烈苦奈儿,沉声道:亚烈苦奈儿,你妄图用宗教之名行不义之事,挑起争端,破坏海上贸易。如今,你还有何话说
亚烈苦奈儿低着头,一言不发,眼中满是绝望。
这场
鲸波暗讼
最终以郑和的胜利告终。朱棣得知此事后,下诏褒奖船队,金幼孜奉命编纂《擒王录》,将这一事件记录下来。而柳长青用牵星板定位证据岛的事迹,也成为了航海史上的一段佳话,彰显了明代航海技术在司法证据搜集中的重要作用。
第五章
麒麟公堂
永乐年间的南京城,宫阙巍峨,雕梁画栋间尽显皇家威严。奉天殿广场上,新立的海事都察院牌匾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朱漆大门两侧,锦衣卫身披玄甲,手持金瓜,威风凛凛地站立着。今日,这里将迎来首审跨洋讼案,消息一经传出,便吸引了无数达官显贵与市井百姓前来围观,就连朱棣也按捺不住好奇,决定亲临海事都察院,见证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案件的主角是来自泉州的海商林永年,他被指控在与暹罗的贸易中违约,致使对方损失惨重。暹罗使团早已在公堂外等候,为首的使者身着华丽的织金锦袍,头戴镶嵌宝石的金冠,神情傲慢。而林永年则跪在阶下,神色焦急,不断高呼冤枉。
左都御史陈瑛一拍惊堂木,喝道:肃静!今日本院审理林永年违约一案,双方可各陈词状。
暹罗使者率先开口,他操着生硬的汉语,语气咄咄逼人:林永年与我等约定,于季风起时交付货物,可他却迟迟未到,致使我等错失最佳贸易时机,此等违约之举,必须严惩!
说着,他呈上了一份契约文书,上面赫然有林永年的手印和签名。
林永年急忙辩解道:大人明察,小人确与暹罗人签订契约,但因遭遇风暴,船只受损,才延误了行程。此乃天灾,并非小人故意违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