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静地躺在那里,母亲用纱布小心翼翼地包裹着它,仿佛在护理一个早产的婴儿,也像是在守护着我们这个家最后的希望。

    我蹑手蹑脚地走过去,想偷偷拿回那颗糖。母亲突然转过身来,她的眼神中充满了疲惫与温柔:妮妮,这糖太珍贵了,我们不能要。我低下头,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母亲轻轻叹了口气,从抽屉里拿出一块皱巴巴的水果糖递给我:这是妈妈用布票换的,虽然不如那块漂亮,但也很甜。

    我接过糖,放进嘴里,甜味在舌尖蔓延开来,却掩盖不了心中的苦涩。我知道,这糖是用母亲辛苦攒下的布票换来的,每一分钱都凝聚着她的汗水与辛劳,也承载着她对这个家的爱与责任。

    争吵与隐忍

    那晚,父母的争吵持续了很久。我躺在床上,听着他们压低声音的争执,心中充满了困惑与不安。母亲责怪父亲不该用粮票换糖,而父亲则坚持说这是为了让女儿开心。他们的声音在夜空中回荡,如同两把锋利的刀,切割着彼此的心,也刺痛着我的心。

    我悄悄爬下床,躲在门后偷听。母亲的声音带着哭腔:国栋,你知不知道我们家的粮票已经不多了你还要这样乱花吗父亲沉默了一会儿,然后低声说:玉兰,我知道家里困难,但妮妮她......她太久没尝过甜味了。

    那一刻,我明白了父亲的苦心。他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女儿的爱,即使这份爱显得那么笨拙和不合时宜。我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更加懂事,不再让父母为我操心。

    二、橘子糖的甜蜜与苦涩

    离别与牵挂

    父亲出发去阿尔巴尼亚的那天,天空阴沉沉的,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离别。母亲早早地起床,为他准备了满满一壶姜汤,壶套内侧还细心地缝了一块纱布,说是焐在胸口能止咳。父亲蹲在门槛上磨他那双翻毛皮鞋,鞋钉在水泥地上划出凌乱的线,仿佛是他内心复杂的情绪。

    data-faype=pay_tag>

    我偷偷扳开五斗橱最底层的抽屉,粮票夹裹在印有题字的报纸里。父亲昨夜偷偷塞进去的东西露出一角——是张泛黄的照片,照片上二十岁的母亲抱着襁褓中的我,辫梢系着崭新的红头绳。照片背面用红蓝铅笔写着:妮妮周岁留影,斯库台站台补拍。

    父亲往行李塞铝饭盒时,一枚刻着俄文的铜纽扣突然掉落。赵师傅昨夜来过,他布满冻疮的手攥着这枚1965年K3次列车纽扣,说当年父亲在零下40度的西伯利亚,用这枚扣子堵住破裂的蒸汽管。你爸的血在铜锈里结冰,救了一车皮亚麻籽。他醉醺醺往我手心塞了块薄荷糖,糖纸印着早已停产的中苏友好字样。

    火车鸣笛声撕裂晨雾时,父亲的大衣口袋里掉出个油纸包。六颗印着外文的牛奶糖像珍珠嵌在蜡纸上,阿尔巴尼亚语的烫金字在朝阳下闪着冷光。母亲突然剧烈咳嗽起来,她转身用围裙捂住嘴的瞬间,我瞥见一抹猩红在粗布上绽开。

    带着路上吃。父亲把糖塞回母亲手里,指尖残留的煤灰在蜡纸上拓出指纹。母亲却像被烫到似的缩回手,糖果滚落在结冰的月台上,玻璃纸在铁轨间折射出诡异的光斑。我追着滚动的糖块疯跑,最后一颗糖卡在铁轨缝隙里,玻璃纸被道钉划破的刹那,橘子味的香气混着铁锈味冲进鼻腔。

    失踪的粮票与秘密

    粮票失踪了。母亲翻遍五斗橱的每个角落,那张印着全国通用的淡绿色纸片仿佛凭空蒸发。她趴在床底搜寻时,后腰的补丁绽开线头,露出贴着膏药的皮肤。我攥着兜里皱巴巴的糖纸,忽然想起父亲临行前诡异的微笑——他摸着我的头说:妮妮要藏好玻璃纸,等它能换粮票的时候......

    暴雪封门的那夜,母亲发起高烧。我翻出父亲工具箱里的半瓶止咳糖浆,褐色液体在瓶底凝结成胶状物。当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粮票夹里的糖纸简介 >粮票夹里的糖纸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