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顿饭
难吃和更难吃的区别。
每到这个时候范言和范语才会站在同一战线,两个人默不作声狂扒白饭,偶尔夹菜也只对姨妈买回来的小咸菜伸出筷子。
为了寻求生存空间,提高生活质量,范语忍受了半年终于给远在海外的父母拨通了视频电话,用自己瘦削凹陷的脸颊作为证据声泪俱下地要求自己独居,父母拗不过她,最终答应了她的要求。
把爷爷留下的在学校附近的老房给她居住。
他们唯一的要求,是范语的早晚餐必须在邻居家吃。
那是个叫陆承文的退伍军人,爸妈的老熟人,听说厨艺一流,东西南北八大菜系就没有他不擅长的,近来还开始扩展业务研究上西餐甜点,巴斯克瑞士卷提拉米苏做的比私房蛋糕店都好吃,意面煮到能让人把舌头也一起吞下去。
鉴于爸妈是从小就哄骗自己鲜榨果汁和感冒糖浆一个味的主儿,对他们天花乱坠的吹嘘范语持怀疑态度。
妈妈在视频里叮嘱:“语语,你去了就乖乖吃饭,不爱吃什么就提出来,你是不记得”妈妈说着露出怀念的神色,“陆叔叔小时候还抱过你呢,你在他怀里像个小洋娃娃。
”范语心不在焉地点头,心里沉痛地惋惜“吃遍天下方便面”的壮志创业未半就胎死腹中。
最后只好安慰:最起码现在实现了零食和夜宵自由,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而且晚餐以后至少不用吃豆角肥肉炖胡萝卜吧。
回忆像潮水退去,范语猛地回神,发现自己还站在校门口,雨伞被风吹得歪歪斜斜。
经过十分钟的路程,再走过小区那条黑漆漆的路,物业答应了三个月却还没来修路灯。
即使家长们抱怨路黑危险的投诉层出不穷,物业经理仍然只是陪笑保证此小区安全系数极高,家长学生们尽管放心居住。
范语见过一次小区保安在早上操练,平均年龄看起来和学校里那颗号称与建校时间同龄的七十年老梧桐差不多。
她只能衷心地希望年龄只是假象,其实爷爷们个个都是廉颇老矣尚能饭。
她所居住的小区仗着是出了两位省状元的风水宝地,兼之离学校步行距离很近,黑心物业在硬件设施方面从来是能省则省,问就是连路上的坑都带着状元的文化气息。
租金却从来没有省,范语第一次来听到路边的学生家长谈论三个月五位数的租金,很怀疑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不然就是这地下一带开出了石油。
虽然地段很好但是亲戚们却没有抢着把房子据为己有,不仅是因为他们的倒霉孩子都没考上小区旁边的省重点高中,范言倒是中考时超常发挥了一次,但是范言对房间采光和大小要求很高,逼仄潮湿的老破小学区房当然是入不了范少爷的眼。
倒是让范语喜孜孜地捡了个天大的便宜。
范语有点散光,眼神不太好,相对而言听力就更加敏锐一些。
她硬着头皮把眼前漆黑一团的道路努力和白天记忆中坑坑洼洼的道路重叠起来,左摇右晃企图躲开路上的水洼。
眼看着离家越来越近。
上了三楼,一梯三户的配置,和自家面对面的那扇漆黑的铁门后面就是陆承文家。
她本来平静的心跳又开始加速:范语,稳住,不就是吃个饭吗。
走着走着范语感觉背后跟上来一个人。
她悄悄地回头瞥了一眼,只能从轮廓勉强勾勒出那是个比她高了一头的年轻男人,打着一把很大的伞。
范语走几步,他也跟着走几步。
范语本来就紧张的心更慌了,也顾不得踩水会弄脏自己的新球鞋,三步并作两步溅起了一片水花,瞬间感觉到校裤裤脚湿漉漉地贴在了自己小腿上。
来不及腹诽,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