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家。

    秀兰,你们家从贫困农户发展到现在,确实是个典型。县领导说。

    我有些意外:真的要推荐我们家

    当然!你们家的发展历程很有代表性,值得宣传推广。

    经过层层评选,我们家真的被评为了省级文明致富典型户。

    省里还专门派记者来采访我们。

    方秀兰同志,请谈谈你们家致富的经验。记者问。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全家人齐心协力,还有就是要抓住机遇,敢于创新。我认真回答。

    那么,家庭和睦对致富有什么帮助

    家庭和睦是最大的财富。只有家人相互支持,才能克服困难,实现目标。

    采访播出后,我们家更出名了。

    很多人专门来参观学习,娘总是热情接待。

    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有什么经验咱们一起分享。娘说。

    看到娘这样热心,我心里很感动。

    上辈子的娘虽然也善良,但是因为家庭贫困,性格比较内向。

    这辈子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娘变得开朗自信了很多。

    这也让我更加坚信,物质条件的改善确实能够带来精神面貌的变化。

    但是更重要的是,这些年我们家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融洽。

    以前爹娘重男轻女,现在他们对我和建国一视同仁。

    建国也不再是以前那个娇生惯养的小皇帝,变得懂事能干了。

    姐,这些年跟着你学了不少东西。做人要有责任心,做事要有恒心。建国说。

    听到弟弟这样说,我很欣慰。

    这就是家庭教育的力量。

    第十四章

    1987年,我已经三十二岁了。

    按照当时的标准,我已经是个老姑娘了。

    娘开始为我的婚姻大事着急。

    秀兰,你看你都这个年纪了,还不找个对象

    娘,我现在这样挺好的。

    女人总要有个家的。你一个人过一辈子,娘不放心。

    其实,这些年也有不少人给我介绍对象。

    但是经历过上辈子的婚姻悲剧,我对感情比较谨慎。

    我宁可单身,也不愿意勉强凑合。

    正在这时,一个意外的相遇改变了我的想法。

    那天我去省城开会,在火车上遇到了一个男人。

    他三十多岁,文质彬彬,正在看一本农业技术书籍。

    您也是搞农业的我主动攀谈。

    是的,我在农科院工作。他礼貌地回答。

    我们聊了起来,发现彼此有很多共同话题。

    他叫张志明,是农科院的研究员,专门研究作物育种。

    方同志,听您刚才的介绍,您在农村工作很有成就啊。

    谈不上成就,就是做了些应该做的事。

    您太谦虚了。像您这样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很难得。

    我们交换了联系方式,约定以后在工作上多交流。

    回到家后,我把这次相遇告诉了娘。

    听起来是个不错的小伙子。下次他来的时候,带回家让我们看看。娘说。

    一个月后,张志明真的来了。

    他带来了一些新的种子,说是想在我们这里试种。

    张研究员,欢迎欢迎!爹热情地接待他。

    张志明很有礼貌,一口一个叔叔阿姨地叫着。

    娘对他的第一印象很好。

    这小伙子不错,有文化,有礼貌。娘悄悄对我说。

    接下来的几个月,张志明经常来我们这里指导农业技术。

    我们在工作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七零家书抵万金简介 >七零家书抵万金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