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01.臭名昭著的条约


    但这时候,毕竟英、法和波兰已是盟国。所以,英、法就想去跟苏联谈判,共同对付德国。苏联眼瞅着德国一路奔东来了,也开始担心。于是,苏联于1939年6月发出邀请。英、法代表7月组团坐了10天的船,来到列宁格勒(圣彼得堡)。到了之后,先游览列宁格勒和莫斯科,然后跟苏联谈判。苏联人很重视这次谈判,派的代表团规格很高。而英国派了个空军少将跟人谈。按照英、美国家的军衔编制,高级军官是元帅、上将、中将,你派个少将,明显看不起人家。法国倒是派了个海军上将,但这人还有三个月就退休——没地儿安排,去跟苏联谈判吧。最逗的是,法国的将军一进门就宣布,我不能全权代表本国政府做任何的主,只是来听听。苏联人差点儿没气死,听听?电话里说不行啊?你跑这儿来住宾馆,吃我的,喝我的!

    苏德竟结盟

    简直就是看不起人

    德国是一战的战败国,根据《凡尔赛和约》,前德意志帝国的波森和西普鲁士被割让给了新独立的波兰,给予波兰进入波罗的海的通道,即“波兰走廊”。希特勒在1933年建立起独裁政权后,他本来对波兰采取了柔性政策,1934年跟波兰签订了为期10年的《波德互不侵犯条约》。但希特勒在1938年吞并了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后,位于德国东面的波兰就成了他的下一个目标。

    对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苏、德双方都知道这只是权宜之计,两个帝国和两种制度之间的对立是你死我活的。斯大林无疑认为,希特勒先跟西方打过之后,对俄国来说,德国将变成一个不再那么可怕的对手。希特勒采取的则是一个时期对付一个敌手的办法。这个条约之所以能搞成功,表明几年来英、法两国对外政策的失败到了何等山穷水尽的地步。这也就是说,英、法两国希望祸水东引,最后苏联绝望了,便跟德国签约。

    <hr />

    其实,一战结束后,德国跟苏联的关系很暧昧,因为两国都是国际弃儿,都是另类。而且苏联已不再是协约国的成员国,它一战的时候是,但十月革命后退出战争,相当于背盟了。所以,对于德国来讲,苏联是没有和约义务的国家,它不像英、法、比利时是有和约义务的。苏联地皮又大,在西伯利亚深山老林里搞点什么东西,很容易逃过协约国的监视。因此,1922年,德、苏两国签订了《拉巴洛条约》。

    以什么借口进攻波兰呢?这是戈培尔的强项,于是德国开始了超大规模的宣传战。20世纪30年代末,当时欧洲各国都感觉到可能会受到德国的伤害,而在德国,老百姓认为的事实则恰恰相反。一个那个时期到过德国的外国人说,德国纳粹的报纸叫嚷什么呢?扰乱欧洲和平的是波兰,波兰将武装入侵德国。你也许会问,德国人民不可能相信这些谎言吧?那你就去跟德国人谈谈,你会发现很多人真的非常相信。随着战争的临近,这种宣传几乎到了疯狂的程度。1939年8月26日,《柏林日报》报道的是“波兰完全陷入骚乱之中,日耳曼家庭在逃亡,波兰军队推进到德国边境”。《人民观察家报》是纳粹党的党报,相当于苏联的《真理报》。这个报纸头版头条报道的是“波兰全境处于战争狂热中,150万人已经动员,军队源源不断地运往边境,上西里西亚陷入混乱”。

    这两国本来是不能成为伙伴的,因为两国意识形态完全相反,而且德国又镇压过共产党的起义。但到1939年,由于局势紧张,英、法、苏三国进行谈判,希特勒非常担心,如果这三国达成了某种程度的一致,会让他进攻波兰的“白色方案”完全泡汤。所以,希特勒非常主动地拉拢苏联,频频向斯大林暗送秋波。希特勒甚至顾不上脸面,给斯大林拍了一封特别长的电报,说德国跟波兰之间的紧张关系,已变得让他不可忍受,无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战争就是这么回事儿·袁腾飞讲二战(上)简介 >战争就是这么回事儿·袁腾飞讲二战(上)目录 > 01.臭名昭著的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