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仨首相被暗杀
整体向右转
这样一来,二战爆发前,意大利就吞并了两块地盘。而德国此时正在积蓄实力,以图“称霸武林”。除此之外,轴心国这个团伙里还有个兄弟,就是东方的日本。
在凡尔赛体系中最失意的是德国,而对华盛顿体系非常不满的则是日本。这两个国家成为二战的发起国,并非偶然。特别是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萧条,对日本的打击很重。20世纪2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就已跌至谷底,整个社会结构面临解体的危险。当时日本的社会结构也是金字塔形,千百万处在金字塔底层的人民,全在困境中挣扎。
1923年9月1日,日本经历了一场著名的关东大地震。那场大地震几乎使首都东京沦为一片废墟,比1945年两颗原子弹的杀伤力还大。地震造成很多银行倒闭,许多人毕生的积蓄化为乌有。到1926年,失业的产业工人已达300万。进城打工的农民返回家乡,发现家乡情况更糟,因为政府从朝鲜和中国台湾运来了大米,日本千百万的农民种米无利可图。日本当时农业生产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比较大,它在亚洲是称王称霸的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上它的国力还不行。当时日本还有点像中国那种男耕女织的样子,男的种植大米,女的生产生丝,生丝主要出口美国,但美国受经济大萧条影响,不再需要那么多生丝。这样,不管是城市里的人,还是农村里的人,都非常绝望,整个日本社会面临爆发革命的危险。
1923年关东大地震,比1945年两颗原子弹的破坏力还大。
面对经济崩溃和社会动荡,当时日本两种社会思潮非常活跃,一种是社会主义思潮,另一种就是法西斯主义思潮。这两派都认为要进行激烈的社会改革,分歧就在于是往左转还是往右转。当时右派分子,也就是法西斯分子占有非常明显的优势,社会主义学说在日本没什么基础,尤其没有群众基础。因为,日本是以天皇为首的神道教国家,天皇既是国家元首,又是人们的教主,这种思想千百年来根深蒂固。日本的右派就说,马克思主义跟日本的体制相抵触,日本人无法想象没有天皇的日子。日本历史上那么多幕府将军改朝换代,杀掉旧的将军,自己当新的将军,但没有一个人想着要换掉天皇。马克思主义宣传没有天皇,人人平等,日本人就不知道该怎么过日子。任何带有共产主义气息的东西,在日本都很难生根发芽。
给天皇做顾问的元老重臣们,日本的财阀、政客、将军们,都支持日本向右转。而且日本向右转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君主专制跟法西斯专制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就等于条件是现成的。日本不需要像德国、意大利那样,由一个来自民间的领袖,组织一个民间政党,通过合法选举或非法进军,自下而上夺取政权。日本完全没这个必要,一个现成的独裁者摆在那儿——天皇。只要天皇一声令下,日本全国就进入独裁体制。但1889年颁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日本是君主立宪制国家,天皇行政要通过内阁,所以法西斯分子就认为内阁阻挠了日本的法西斯化。
主官管不了参谋
在当时日本全国向右转的情况下,帝国议会在1925年通过了《治安维持法》,授权警察镇压思想危险分子,粉碎旨在颠覆国家的组织。一支被称为特高的独立力量获得了授权,这就是日本的特别高等警察,有点像德国的盖世太保。特高对日本共产党进行了残酷的迫害。1927年,日本共产党在东京、大阪、神户发动五一节游行,警察逮捕了1600名党员,日本共产党由此遭到沉重打击。日本的农民团体和劳工团体,企图在日本的政治体制内建立起社会主义联盟,组织合法的工会、农会,但在特高的残酷打击下遭到失败。同样是要求社会变革的右翼,特高不动他们分毫,甚至暗中支持。日本的两种极端势力,极左被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