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陋室之备酿
萧遥打开布置在农场小楼前的彩灯,瞬间,五颜六色的霓虹闪烁起来。
餐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美酒,有清爽的啤酒、醇厚的葡萄酒、浓烈的威士忌、色彩斑斓的鸡尾酒,还有适合孩子们的果汁饮料。美味的各色烤串也被一一摆上餐桌,香气四溢。
凯迪、丽娜、安娜、索伦、汉斯、玛丽等人伴随着欢快的音乐,尽情地扭动身体,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小家伙们则手里拿着美味的烤串,喝着果汁,一部分孩子还在场地里追逐嬉闹。
农场派对的气氛就这样被轻松地带动起来。在客厅里,萧遥则和乔什坐在一旁,一边喝着啤酒,一边愉快地聊天。
“乔什,我需要一些酿啤酒的啤麦和种子,你那儿还有吗?”萧遥看向对面的乔什,开口问道。
“当然,萧,我的啤麦和种子可是哥伦布小镇上品质最好的。”乔什举起酒杯示意,然后喝了一口啤酒,接着说道,“你需要多少?明天我就叫人给你送过来。”
“哦,我可没钱付运费给你,你还送吗?”萧遥心情大好,开玩笑地说道。
“是的,当然送。”没想到乔什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我们可是最好的朋友,不是吗,萧?”
“当然,我们当然是最好的朋友。”萧遥笑着回应,“干杯,为了我们的友谊!”两人说着,举杯相碰,清脆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
这场热闹的酒会派对一直持续到晚上十一点多钟才结束。派对过程中,有几位农场主找到萧遥,表示想要出售自己的农场土地给他。
萧遥没有当场给出明确答复,只是答应会去看看土地情况,之后再详谈。
最近这段时间,哥伦布小镇的农场地价不断贬值,许多农场主一辈子的心血都面临着付诸东流的困境。
提到美国农场主,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印象都是:富裕、自由、机械化程度高、生活幸福,仿佛就连在纽约投行工作的高级白领,生活都比不上他们。
直至如今,仍然有不少人认为美国农场主是世界上收入最高、生活最惬意的职业之一。也正因如此,不少中国游客到美国旅行时,都对参观农场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实际上,从事农业的美国人大约有230万左右,他们的确能够为全国提供超过85以上的日常农畜产品。
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然而,真实的美国农场主生活,或许就和人们小时候在农村的生活差不多,充满了艰辛。
每天清晨五点,天还未亮,一家的劳动力就得起床开始一天的劳作。通常,年龄稍大些的孩子会帮助父母喂养牛羊、鸡鸭;父亲则要仔细地给拖拉机检查、加油;母亲则忙着准备一家人的早餐。
待早餐结束后,孩子们去上学,父亲便开着各种农业机械在田间进行翻犁、播种、喷药、灌溉、收割等一系列繁重的工作,母亲则要在一旁不停地挤牛奶。
如果不是农忙时节,家长们还得去外面上班,打些零工来补贴家用。
简单来讲,靠土地吃饭的农民,注定离不开辛勤的劳作与付出。虽然美国农民的生产效率和自动化程度非常高。
而且很多地方都出现了以计算机等高科技为辅助的智能农业,但这并不意味着普通农场主这份工作就能轻松赚大钱。事实上,这仍然是一份高危、高风险的工作。
按照美国从事农业的人口计算,人均收入看似有十几万。但最新的数据显示,在过去的七年里,美国有超过10万个农场关闭。
农场破产率增长了12,西部地区更是激增到50。美国农业的负债率高达4250亿美元。
近年来,气候环境变幻莫测,农业生产成本不断增加,产能却有所减少。贸易摩擦、地区性战争、金融危机等问题也直接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