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报告...
周沉咬牙踩下油门,按照记忆中的路线驶向蓝雨晴在城郊的另一处安全屋。后视镜里,码头上空升起滚滚黑烟——游艇起火了,不知张明远是死是活。
蓝雨晴的状况越来越糟,她开始胡言乱语,时而用陌生的语言尖叫,时而像孩子一样哭泣。周沉单手开车,另一只手紧握她冰冷的手指,不断重复:快到了,坚持住...
安全屋是一栋伪装成普通农舍的建筑,内部却配备了完善的医疗设备。周沉将蓝雨晴抱上手术台,在她的指导下进行紧急处理——清创、缝合、输血。蓝雨晴时而清醒时而昏迷,每次醒来都会给出精确的医疗指示,仿佛在谈论别人的身体。
静脉注射...抗生素...第三柜...
心率过快...给我...β受体阻滞剂...
不行...会与蓝蝴蝶冲突...换...
当最后一道伤口缝合完毕,周沉几乎虚脱。蓝雨晴陷入药物导致的昏迷,但生命体征平稳。周沉瘫坐在床边,注视着她苍白的脸——这个女子身上到底还有多少秘密
他轻轻拿起蓝雨晴的手机,用她之前告诉他的密码解锁。相册里除了行动相关的照片,还有大量周沉不知道何时被拍摄的日常照——他在超市购物,在公园散步,甚至在家中熟睡。最新的一张是昨晚拍的,周沉在沙发上睡着,蓝雨晴依偎在他身边自拍,配文:我的救赎。
周沉胸口发紧,继续翻看。一个加密文件夹引起他的注意,标题是G-23。输入蓝雨晴的生日无法解锁,他尝试了张明远的名字,依然错误。最后,他输入周沉—文件夹打开了。
里面是一系列医疗报告和实验数据,标题为G-23号测试对象长期追踪。周沉越看越心惊——这不是普通的药物测试,而是系统的生理和心理改造。蓝雨晴被描述为迄今最成功的适应性主体,显示出显著的能力增强和情感依赖转移。
最后一份文件是三个月前的记录:G-23表现出对选定对象(S.Z.)的病态依恋,符合情感锚定预期。建议允许接触以观察交互效应,必要时可回收处理。
周沉的手机突然震动,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她不是你以为的那个人。明天中午12点,码头仓库B7,单独来。带上她的手机。——一个朋友
周沉看向昏迷中的蓝雨晴,思绪万千。她是受害者还是实验品对他的感情是真实的还是被药物制造出来的更重要的是——他能相信自己的心吗
窗外,第一缕晨光穿透黑暗。周沉轻轻握住蓝雨晴的手,那手指在他掌心微微动了动,像只受伤的蝴蝶。
第六章
蓝蝶真相
正午的阳光直射在码头旧仓库的铁皮屋顶上,蒸腾出一股热浪。周沉站在仓库B7的阴影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口袋里的折叠刀。蓝雨晴的手机在他另一个口袋里,沉甸甸的像块烙铁。
他已经在这里等了十五分钟,除了几只海鸟外,没有任何人来过的迹象。正当他考虑离开时,身后传来金属摩擦的声响。
周先生。
一个戴眼镜的瘦小男子从集装箱后面走出来,白大褂外套着件皱巴巴的格子衬衫,看起来像刚从实验室逃出来的研究员。他左眼下方有一道新鲜的伤口,还在渗血。
你是谁周沉没有放松警惕,手依然放在刀上。
林修应该提过我。男子推了推眼镜,我是杨宁,蓝蝴蝶计划的前助理研究员,G-23...也就是蓝雨晴的主要看护员。
周沉瞳孔微缩。林修确实提过一个叛逃的研究员,但没说是这样一位文弱书生。证明给我看。
杨宁叹了口气,从手机调出一段视频:画面中,蓝雨晴被束缚在医疗床上,瞳孔全黑,浑身痉挛。杨宁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