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3章
间长大,皇帝脸上少了往日的浮躁,多了些沉稳,但同时笑容也是极难见到了。

    然而作为一个帝王,这是必须要经历的转变,无论愿不愿意,都要尽早懂得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道理。

    退朝之时,摄政王因为一些事情留了下来,文素只好自己先回去,谁知刚走出殿门便听见身后有人叫自己。她一惊,根本不敢回头看一眼便急急忙忙的朝前跑去。

    不过因为还在宫里,也不敢跑太快,眼看就要被追上,她干脆改变了出宫的路线,提着裙角一阵左闪右避,最后看见一间正在修葺的藏书阁开着门便干脆冲了进去。

    那负责监工的太监一见文素的朝服就看出她是摄政王手下的女官,哪里敢怠慢,连忙跑上前来招呼,却被文素一把推去堵在了门口,“替我挡着,若是有人找我,就说没人来过这里!”

    太监讶然的看了她一眼,乖乖的守在了门口。

    果然,没一会儿就见一位眉清目秀的年轻官员朝这里跑了过来,稍稍顿了顿,看了一眼书阁大门,又转身朝另一边继续跑去。

    太监倚着门纳闷,这不是陛□边的大红人刘珂刘大人么?追着文女官算是个什么事儿啊?

    文素正躲在层层书架后面,不知道外面情形也不敢随意露面。想了想,干脆随手找了本书翻了起来,躲上他半个时辰的,就不信刘朝卿不走!

    哪知这里的书籍都是极为深奥晦涩的古籍,还未翻看几章就叫人头晕目眩了。她无奈的找了一圈,最后发现了本记录名人轶事的书才算是有了消遣。

    翻了几章,忽然看到有记录文氏名人的,她来了兴致,立即津津有味的看了下去。

    书中记载文氏出自周文王,上可追溯至黄帝轩辕氏之姬姓,自古身份贵不可言。文素看了几句就觉得没意思,便直接撇去这些空话去看下面详细介绍的名人。

    春秋时代助勾践复国的大功臣文种,宋代文天祥,嗯,这些都听过,不过再往下看说的就有些不熟悉了。她正打算跳开去看别的,忽然眼角扫到一个名字,顿时一愣。

    文子衿。

    是林瑄给她那本书的作者?

    那书她后来翻过,里面全是一些有关国家大事政治策略的探讨,竟比她当初背的那本策论还要详细,其中许多论点精妙非常,纵使她一个不爱看此类书籍的人也被吸引的欲罢不能。

    看那书的纸页发黄还有些许霉味,可能已经保存近百年之久,却不知她族中何时出了这么个有才能的人,竟能写出这般精彩绝伦的书籍。

    可惜只有一半。

    此时看到有关作者的记载,她之前压在心中的诸多疑问都被勾了出来,然而去看下面的介绍,却只有一段空洞的恭维之言:

    “经天纬地曰文;博闻道德曰文;勤学好问曰文;施而中礼曰文;忠信治礼曰文;经邦定誉曰文;修德来远曰文;治修班制曰文;才秀德美曰文;化成天下曰文。此中得一堪为才,然文氏子衿则为之集大成者,运筹帷幄之中而决胜千里之外……”

    什么意思?文素不明白了,连个籍贯生平都没有记载,却把他说的天上有地上无的,是不是太奇怪了?

    外间忽然传来一声轻咳,太监恭恭敬敬的道:“文大人,刘大人跑过去了,您可以出来了。”

    文素应了一声,将书放回原位要走,想了想又顿了一下,探头对外面的太监道:“劳烦公公准备一下笔墨,本官要抄些东西。”

    ……

    午间静好,傅青玉捧着本书坐在屋中看书,然而往日这些令她急于探究的学识理论今日却一个也没看进心里去。

    脑海中只是一遍遍浮现出摄政王搀着文素入府的场景。

    那个高高在上的摄政王,因何如此纡尊降贵?文素又如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酱油女官简介 >酱油女官目录 > 第2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