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直叫她这个混吃等死的人汗颜。
要说唯一的缺点,那就是为人太冷淡了点。
傅青玉倒不是沉默寡言,只是两人实在没有什么共同语言。
这也不能怪她,谁叫文素总在她思索着书中理论时插播厨房今晚烧了红烧肉或者秦蓉又带着几位姑娘私下敲了摄政王的房门之类的消息。-_-|||
若不是念在她为人不错,傅青玉其实也不太愿意出来,看着文素平时大大咧咧,真到了要测试前夕,倒还是上心的,她不可磨灭了她这番斗志啊。
唉,其实文素哪有她想的那么上进啊。
因为抱着留下混吃的念头,她的要求并不高,这次测试只要混个中等让她可以继续留下就行,至于其他什么做官的好事,她还真不敢想。
两人找了半天,总算在南大街的街角找到了一间书铺,文素一马当先的冲了进去,一不小心撞上了正要出门的人,那人摔倒在地,痛呼出声,手中的书撒了一地,文素自己也揉着额角差点飙泪。
“姑娘,你没事吧?”
没想到最后还是人家先问候出声。文素一边揉额一边歉疚的抬眼看去,面前是个青衫学子,面貌清秀,可能因为穿得太少,脸色冻得有些青紫,左边脸颊肿了一块,正是由文素的额头撞出来的。
“我没事,真是对不住。”文素一边道歉一边弯腰替他捡书。
那人跟着弯下腰来,笑了笑,“姑娘也是无心,无须多礼。”
文素捡到最后一本书,看到名字是策论,不禁有些奇怪,“这是什么书?”
“哦,这是讨论治国之策的书籍,只因今年刊印的这本较全,且涵盖了许多大家理论,是以在下特地来此购买。”
文素心中一动,谈论治国之策的?摄政王既然是要女子入朝为官,势必会考到这些内容啊。
她起身朝正慢悠悠走进大门的傅青玉扬了扬那书,“青玉,就买这本吧,我觉得可能会有用呐。”
4
第三章
三月中,贡院戒严,春闱举行。
萧峥下了朝便去巡视了考场,待出了朱红的大门,却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
今年参加科举的士子比三年前少了近一半,原因便是江东与江南地区的学子们无法赶来参加科考。
萧峻占据的江东江南是学术氛围最浓的地区之一,也是古往今来才子广为聚集之地。今年少了这么多应考学子,可是朝廷的一大损失。
坐进马车之际,萧峥捏了捏眉心,甚觉忧虑。
他担心的还不止这个,听闻萧峻不仅切断了江东江南与外界的联系,还要自行设立科举,开科取士,俨然一副自立为皇的模样。
那些士子若是真的去参加了萧峻的科举,那么朝廷损失的便不只是人才,也许以后再要平复叛乱便会难上加难。
现在萧峻的朝廷还是伪朝,若是有了有识之士相助,就不一定了。
回到王府时,天上下起了春雨。赵全想要打发下人去取雨伞,萧峥却自己先跳下了车,淋着雨便朝府中而去,朦胧的雨帘下,愁容不改。
傅青玉撑着伞从前院要往后院住处而去,走上回廊便瞧见摄政王踏雨而来,赵全紧随在后,神情焦急。
萧峥的玄色朝服被雨一打,紧紧的贴在了身上,勾勒出他结实的身形。金冠下的发丝也都湿了,额前梳上去的碎发因这关系而散落了下来,遮着光洁的额头,映衬着墨玉般的眸子,即使是狼狈若斯也叫人移不开视线。
傅青玉心中暗暗赞叹了一番,看了一眼手中的雨伞,稍稍犹豫一瞬,举步上前,将伞高高的举至萧峥头顶,“王爷,春雨伤身,担心着凉。”
萧峥停下步子,转头看她。
不同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