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98章 :大明十年的水利工程!赵宋的锅!历代在擦
少钱财的。”

    “钱财是小事,只要利国利民,我想监国会支持。”王阳明直言不讳,“现在详细说说,如果是你,打算如何来做?”

    “是——!”这工部官员,继续讲解,“就是垫高,而且这一侧的堤坝也要堆高,底部还得用坚固的泰山石打底,整体都得光滑平整……”

    “那要多高?”

    “河道一侧堤坝高度,最低得五六丈左右。”

    “这可是七八层宝塔的高度了——!”

    “没错,巡抚大人,这一侧的堤坝高度,必须得到七八层宝塔高,不然无法达到阻挡流水的效果,甚至还会在日后溃堤!”

    “要这么高……”王阳明沉默些许,思索起来。

    这工部官员见状,也不藏着掖着,在地图上,就用手指指出关键,“大人,只有这样的高度,才能将每次暴雨的雨水给挡在河流内,阻挡在昆山之外,哪怕上游再出现此次这样的溃堤,冲出来的洪水也冲不到昆山!”

    “而且这样一来,水流都会产生转向,如果我们再在这儿和这儿,还有这几个地方,新挖出几条沟渠的话,就会使得水流,全部汇入到江南密布的支流中。”

    其他几个工部官员闻言,也是觉得此法可行。

    同时也纷纷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建言献策。

    按照他们的说法,需要三条沟渠,还有一条新的河道。

    工程不小。

    这确实耗费钱财。

    而且肯定数额不小!

    但按照几位大人说的,河道直连太湖,再连接密布的支流,最后都会进入东海之中。

    哪怕暴雨导致水量暴涨,一部分也能透过这新挖掘的沟渠和河道,来进入钱塘江内分散河道的压力,最后一样奔流到海不复回。

    最后的目的地,都是同一个地方:

    ——东海!

    “这样的工程需要花多少年的时间?”

    王阳明终于问出了关键。

    几位工部的大人,彼此对视一眼,接着商量了一下。

    最后他们给出了一个答案:

    ——至少十年!

    “大人,非十年之功,这样的水利工程无法完成,而且这还是因为我大明如今财力雄厚,朝廷的监国殿下又大力支持……,要人要钱,朝廷都拿得出来,所以十年定能完工。”

    “那可以用多久?”

    王阳明又问。

    “启禀大人,用最好的料子,可以用至少百年!而且因为有了水泥,后续只要定期修缮巡查,做到查漏补缺,下官可以保证,还可以用得更远!”

    “巡抚大人,水利工程不是建房子,历朝历代都有不错的法子,但缺的是……,”

    ”——支持!坚定不移的支持!”

    这位工部的大人,没有说谎话。

    更是交了一个底!

    若要治水,就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那苦的不只是朝廷,更是当地的百姓。

    而且随意治水,导致的后果比天灾还恐怖。

    说是遗祸千年,那都是小的!

    一个明显的例子,那就是北宋的三易黄河。

    赵宋的操作,导致了后世的历朝历代,都在给他擦屁股。

    元,明……一直到后世。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大明 朱棣简介 >大明 朱棣目录 > 第98章 :大明十年的水利工程!赵宋的锅!历代在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