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军在哪里?
“我去几道城门巡视一下,师部的责任,先交给你担当片刻吧。”余程万师长从他那张小行军床里站起来,对副师长陈啸云说。
“师座,你要去巡城?”陈副师长有些担忧地问。眼下呆在这中央银行的钢筋水泥地下室里尚属安全,可走到街上去,炮弹弹片像蝗虫一般乱飞乱舞,就很难保证不出一点意外了。“师座,算了吧,你别去,如果实在需要去,我代你去!”陈副师长说着,抢先走向门口,想用身体来挡住余程万。
“不,我还是要去。我不去,心不安哪。”余程万坦诚地告诉陈啸云。
的确,从26日的天亮到深夜,接连24个小时,日军的大炮、飞机、毒气、火牛、步兵冲锋轮番进行,没有停歇过。在敌人的这种空前猛烈进攻下,常德的东西北三面,城门都已经到了支离破碎的边缘。作为守城最高将领,余程万不能不感到忧虑万分。这天,他收到几份电报,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来电说:“我军已向敌猛烈进攻,感(27)日必到德山,传令士兵坚守成功。”后薛长官又来电云:“我军确于感日寅攻到德山南郊,正激战中。”嗣后第三次又来电称:“我军感日攻至近郊与敌激战,现继续猛烈进攻,期给(28)日与兄握手,本部已令飞机送弹药给兄。”第六战区代理司令长官孙连仲也来电,奖光洋十万元,以示激励。
接着,第74军王耀武军长也来电通知:“1.军于宥已由周、张、唐各师分派钻隙支队向陬市、河洑山、常德钻进,袭击敌侧背,希即取联络;2.我军主力给日可由陬市、河洑山攻击前进。”这些电报说得虽然都很好听,但它们只能拿来鼓舞部队士气,一点都不能安慰余程万。因为关于援军的电报,他收到的太多了,具体时间、具体位置,说得都很清楚,可就是没一次实现的,他已经不准备把希望寄托在电报上了,他要亲耳听到援军的枪声,亲眼看到援军的冲锋,才相信。至于钱,现在不是钱的问题,生命和城池都危在旦夕,要那些光洋又有何用?这些纷杂的思绪困扰着他,他在指挥部的地下室里再也坐不下去,他非要到前沿的四处去走一走,看一看,心里才踏实。
余程万给自己裹上绑腿,背了一支短枪,叫4个卫兵跟随着,跨出了师部,向城垣走去。常德所谓的城,事实上只有靠南面临沅江的一面,其余这品字形的东北西北和正北面,全是城基。城基最高六七市尺,最低的基本上是道土坎。城外的护城河,要在春夏季,是绵延宽阔的,可现在是岁暮冬天,水多半干涸,露出河床,正好给日军提供了进攻的条件。第57师的城防工事,是利用这些城基作主干的,城基到护城河的一段平地全挂了铁丝网,城基上就随处构筑了散兵坑、散兵壕、机枪掩体,并有数量不多的小碉堡。但这些工事,全是土和石头垒起来的,没有钢筋水泥,在26日这一天,日军从东门城外到西门城外,对整座城作了个弧形的包围,摆上了300门以上的各种火炮,对着城门和城廓猛轰。南墙不曾拆动的砖块上,被打得遍体鳞伤,全是一丈直径的创痕,三面城基,更是惨不忍睹,一条道逝的城墙线,成了犬牙交错的缺口排列,工事就更别说了,基本上全都坍平毁尽。
余程万边走边看,心情非常沉重,他想,战事发展到这一步,工事也就无从再作计较了,关键是人员和弹药,保存了这两样,就依然还有坚守下去的希望。但人员弹药的情况又如何呢?参战人员8315名,估计现在只剩3000多人,步机枪子弹原存的和缴获敌人的,共有100万发略出头,现在消耗了51%以上,手榴弹是对付日军的主要武器,原有20000枚,现在仅剩七八千枚了,山炮迫击炮弹已经全数耗尽。实在地说,余程万心里盼望薛岳司令长官空投弹药到常德来,比盼望援军到来更为迫切。但虽是每日都有电报发到各战区司令长官部,要求接济炮弹和子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