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长生桥肉搏战
还是向那军曹扑去。

    那日本军曹早就看到李少轩的身上创痕累累,鲜血在衣服上流湿了好几块,所以料他不会有多大力量,只是将身子狠狠一偏,端着枪往李少轩胸口来个滑刺。但李少轩根本不顾及什么刺杀章法,人和枪一齐冲上前、扑上前、压上前去,刺刀顶进军曹的肩膀,人也压在上面。两人同倒在地上,李少轩怕对方不死,丢掉枪腾出手,紧紧捏军曹的脖子,咬紧牙齿使劲捏。

    周围的日军士兵看呆了,等他们醒悟过来便纷纷举枪向李少轩射击。枪弹在李少轩的身体上钻出了无数个鲜血窟窿,他长长地吐出了最后一口气,松开了手。那军曹也同时死在他的身躯下。

    堤上隐藏的5个国军弟兄,有3个都照样找着一个敌人,同归于尽。其余两个,精疲力尽,竟无法动作,只好在芦苇丛里,各把刺刀取在手里握着,准备一旦敌人发现,就作最后一拼。但日军抢着向前推进,顾不得搜索。后来这最后两名弟兄就绕道回到了城里,把李少轩副营长的悲壮事迹,传述给了师部长官。

    事虽已隔50年,但笔者在查阅李少轩副营长这段资料时,仍不禁为这位中华民族的英烈而怦然心动!我在想,当时他完全可以选择一条退路,兵力损耗到这种程度,又是在前沿阵地而非主阵地,他有理由撤退,也就是说他可以活下来,至少他可以多获取一份生的希望。但他选择了死。我觉得,李少轩当时考虑更多的并不会是死的意义,他是想用死来证明什么。证明什么呢?是证明涵义广泛的民族精神,还是证明单纯独立的个人价值?但无论证明什么,都足以使我们这些现代人汗颜。我不能说我们现在没有英雄,但我能说我们现在已不崇拜英雄了。如果活在没有英雄的时代,人真难受。从这点来说,我更缅怀这位只留下了姓名,而不知道籍贯的李少轩副营长。

    熊家等前沿的几个据点丢失后,日军的第109联队前锋就逼到了长生桥。与国军第57师频繁交锋了几次,布上照一刚昂扬起来的自信又被挫灭了许多。他没想到面前的这支国军部队都是以一个班为单位与他抗守的,而这每个班都像敢死队似的勇于拼命,他每攻下一个班的阵地或据点,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打到最后,连小队长这样一级的军官听到冲锋的命令都有些腿肚子筛糠。在这样的情形下,他不得不有些思前虑后,他忽然变得怕见血,怕见成批倒在野地里淌着鲜血的尸体,他知道这是内心那股恋家的情绪在作祟,但他这个快到50岁,几乎过了近20年鳏夫生活的军人,无法抗拒这人性本能的欲望冲击。这就像一个人进行超越体能的长途跋涉,只要不跟他说已到目的地,他就能一直这样机械地走下去,但一旦知道终点将近,他将会“砰”地一声,轰然倒地。布上照一,就像这么一个人,他已知道终点可望,所以就再也难以支撑。

    岩永旺的马队,带着一股干燥、寒冷的烟尘旋风,来到了第109联队指挥所。布上照一大佐和副联队长等军官连忙迎上前,立正敬礼,向师团长报告。

    岩永旺跳下马,劈头就问战斗进度。

    “扫清了长生桥外围据点,现正在对长生桥主阵地进行炮火准备。”布上回答。“准备了多久?”

    “已有50分钟。”布上据实报告,但他知道这时间已大大超过了战术标准。因为他怕士兵战死得太多,所以逼近了长生桥后,先不急于使用波状部队进攻,而是先调飞机在上面轰炸,地面再用近距离炮击,他想用炮火先把中国守军打垮了后再用步兵冲击,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可这样,就有点犯畏缩不前的兵家大忌。

    果然,岩永旺撅起嘴斥责道:“50分钟?50分钟太久啦!布上君,你会贻误战机的!”

    “是!”布上垂头认错。

    “布上君,我看你这把利刃的刀尖,恐怕是卷刃了吧?是磨平了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八千男儿血·中日常德会战纪实简介 >八千男儿血·中日常德会战纪实目录 > 长生桥肉搏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