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神逼近的前夜
圈,来到了北门外的黄土山上。他充满信心地指点着四面八方说:“防守阵地固若金汤,虎贲将士血肉长城,常德市将傲立于沅水之上永胜不败!”他问卫士有没有酒?
不一会,卫士便端了酒来。
余程万和众人都捧着酒一饮而尽。
他指着脚下的山头说:“我愿用我的死换得常德城的生,如果我战死,你们幸存的人,请将我的尸骨葬于此处!”
家书
乘着酒兴,余程万回到刚搬迁到兴街口中国银行的师部,凑到马灯下,给远在昆明的妻子邝瑗修书一封。
“……程万早岁毕业黄埔,深受熏陶,忠党爱国,只知不成功即成仁,同时余全师兄弟亦因余故,而受领袖感召。此次奉最高统帅命令保卫常德,任务固甚重大,但余以能担负这个任务为光荣。余已决心为国牺牲,誓歼顽寇,幸勿眷念于怀。‘天下艰难唯一死’,充其行之极致,就是杀身成仁,勿求生以害仁,余决信守不渝,以期无负领袖的期望和父母养育之恩。”写到这,他抬起头,眼睛情不自禁朝窗外望去。
天空的一轮月亮,非常皎洁也非常清冷,它的光辉洒向人间,勾起了相亲的人们无限的思念。此时此刻,爱妻和儿女没准正在透过月亮遥望着他的这一隅,他们在地图上念叨着常德这个陌生的名字,猜度她的丈夫和他们的“老豆”在做些什么?他们也许正在掐着指头算日子,期待着全家人能够团圆的那一天。天冷了,他们没准三番五次地去邮局探询,想给他寄几件寒衣和几张令他温暖的照片……余程万遐想着,在他钢铁般的军人性格中渗透出缕缕情丝、寸寸柔肠。就在这时,一排列队的士兵从师部门口铿锵有力地走过,他们枪托碰撞的金属声响,在静静的冬夜中传出老远,把他从幻觉的状态中又拽了回来。
他接着又写道:“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此诀别的时候,我将后句改为‘留取光芒照武陵’,吾妻以为如何?在此之时,家事别无所嘱,但念从军20余载,不治家产,景况萧条,高堂年老,戎马倥偬,久欠侍奉,但望吾妻艰苦支持,以赎吾过。亲贤、亲民两儿,尤须悉心教养,善继余志。畹芳女儿亦须使能自主。倘余果有不测,九泉之下再作鸾俦……”
为了表示死守常德的决心,余程万鼓励从官佐到士兵,都留下家书,交给师部军邮员带走发出。虽然说是写家书,但很多人都像是在写遗书,充满了悲壮。
后退者毙
11月14日,在常德已能听见从外围的县、市战场上隐隐传来的枪声和炮声。于是57师各战斗部队便按作战部署进入防御阵地待敌来临,颇有些主人期待久盼的“客人”上门的意味,尽管这些“客人”武装到牙齿,他们也在所不辞了。
战斗阵容是:
1.第169团3营营长孟继冬为德山守备队长,指挥该营附军战车防御炮营第1连,以主力占领德山之老码头、孤峰岭、德山市既设的据点阵地,确实固守,并以一个加强连占领牛鼻滩的前进阵地,由该连一个排占领涂家湖市,对东北方面严密戒备,努力拒阻敌人的西进,德山、牛鼻滩间的大关庙和马家吉,派兵警戒。
2.第169团团长柴意新为右地区队长,指挥该团主力占据常德东门外右自岩包,经指路碑、护城障、高坪头、新堤、左迄七里桥(含)之线的纵深阵地,对黄木关、新民桥、石公庙、罗湾警戒阵地和八人岗、双桥岗、二十里铺等前进据点,派队占领,对流花口、韩公渡方面及湖西严密警备。
3.第170团团长孙进贤为左地区队长,指挥该团(欠第3营)占领右自七里桥(不含),经夏家岗、沙港、半铺市、白马庙、长生桥、左迄洛路口之线的纵深阵地,对金牛堆、三千桥、上六家溶、栗木桥、竹根潭、杨家桥、黄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