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姜爱华从怀里拿出四个红包,递给他们一家四口一人一个:“这段时间辛苦你们了,一直帮我打理养鸡场,如今疫病已经过去了,鸡舍不用天天冲水了,三天冲一次保持干净即可,鸡不犯病的话鸡屎也不用烧了,留下来做肥料吧。”
谢小英满心欢喜:“应该的应该的,以后有事我们还来帮忙。”
回到家后迫不及待地打开红包,里面有2oo块钱。
她眼睛一亮,又去开姜福添的,也是2oo,她非常满意:“还算懂事,不枉我天天帮她扫鸡屎。”
一人2oo,一家就8oo了,快顶上儿子儿媳一个月的工资了,很好,今天能加菜了。
她跟姜福添这么勤快地帮忙是有原因的,李翠红跟姜成昆可是全靠这个养鸡场养着的,如果鸡全瘟死了,那两个人不得马上失业?这可是全家人的生计,马虎不得。
想通了这个关卡,她跟姜福添才会那么紧张,生怕养鸡场的鸡死掉了,一天恨不得洗三次鸡舍,果然在他们的精心防护下,除了最早现的那十几只鸡死掉了,剩下的一千九百多只一点儿事也没有。
事情传出去后,上社村的人无人不羡慕姜爱华的运气好,现在不要说全县,全市都缺鸡蛋,就她家的养家场一点儿事也没有,听说只死了十几只,现在每天都能生二百多斤蛋,三块钱一斤收购,每天光是鸡蛋就能赚六七百块钱,一个月不得两万?
村民们一阵拍大腿懊悔,早知道能遇到这种好时候,他们也要多养几只鸡了。
想到死去的那一半家禽,又是一阵叹息,如果姜爱华早点告诉他们防疫的办法就好了,大家伙的鸡鸭也不至于死掉一半那么多,留下来的母鸡也能多生几个蛋赚钱。
一时间,几乎所有的村民都要加大养殖的规模,有头脑灵活的小贩从别处运了鸡苗鸭苗来卖,放在集市里不到一小时就抢购一空。
姜爱华很熟悉这种“什么贵就做什么”的效应,市面上只要出现一个高价的商品,看见有利可图,人们便会一窝蜂地涌上去企图分一杯羹,等他们真的生产出来了,这个东西就会因为过于泛滥而跌至最低价,最后只能烂在手里没人要,连本都收不回来。
所以当李翠红问她:“爱华,现在鸡蛋这么值钱,你家的养鸡场这么大的地方,不考虑多养点吗?你二爷爷跟二奶奶已经准备养5oo只鸡了……”
姜爱华道:“婶婶,你看梨花镇的人最近抢鸡苗鸭苗都抢疯了,价钱更是平时的两倍不止,你们不妨等一等再说,相信不用多久政府就能从别的地方调到足够的肉蛋过来平抑物价,鸡蛋跟鸡肉只怕会很快就会恢复常价,但半年后大家抢的这批鸡苗鸭苗全都长大了,一起生蛋,你说鸡蛋还卖得出去吗?”
李翠红一愣,想起一年前有个菜贩子来村子里收茄子,五毛钱一斤,当时只有少量的人家种了茄子,卖了个好价钱,结果听到消息的人家全都种了茄子,半年后菜贩子再来收,两毛钱都不要了,挑挑拣拣只要那些笔直长得又好的,给的一毛五一斤。
一厢情愿种了几亩地的村民亏个底朝天,田里茄子堆成山,摘下来全扔路边了。
李翠红喃喃道:“那不是不能养了?”
姜爱华道:“这个得你们自己做决定,但是养鸡跟做生意没什么不同,没有包赚的。”
李翠红回去后把姜爱华的话转述给了家人听,姜福添跟姜成昆听了都沉默不语,谢小英道:“生了鸡蛋还怕卖不出去?郑老板不是说会来收吗?”
姜成昆道:“妈,爱华是说怕到时候鸡蛋太多,人家不要了。”
谢小英道:“她家养了两千只都不怕没人要,我们只养5oo只怎么会没人要?”她想着,真卖不出去的话她就把自家的鸡蛋混进姜爱华家的蛋里,这不就得了吗